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年造艦計劃(中)(1 / 3)

軍事支出,永遠是個無底洞,不說戰艦,就說步槍,現在一支步槍的價格大概在三十到六十銀元,按最低價算,裝備一萬人馬就是三十萬,三十萬振威軍需要多少銀子來裝備?

足足九百萬兩銀子!

三十萬條槍,一條一百發子彈,一箱一千發裝的步槍子彈,二三十銀元,又是百多萬,一旦打仗,一條步槍怎麼不得準備千多發子彈?這是多少?千多萬兩銀子呐!

後續的裝備、軍餉、糧草,更是個無底洞,李鴻章一個錢字,還真是問住了李大成,陸軍如此,海軍更甚!

萬噸級的戰列艦,火力是恐怖,可花銷更恐怖,主副炮壽命有限,怎麼不得多準備幾根炮管?一門巨炮十幾萬,外購一根炮管怕也差不多的價錢,不能自己造,隻能認宰不是?一艘戰列艦,怎麼不得六門主炮,十幾門副炮,僅僅多預備一根炮管,就是百多萬的花銷。

大清財稅一年七八千萬,聽上去是不少,可自太平天國始,中央與地方財稅分離,清廷能支配的財稅十不足一,最大的兩項收入海關稅、常關稅,海關稅已經成了諸洋鬼子的囊中之物,此次議和,常關稅恐怕也要失去一部分自主權,一分錢可以難倒英雄漢,一分錢也能難倒一個國家。

“既有南北洋之分,戰艦不妨讓地方來養!”

李鴻章的這個問題,李大成也解決不了,這一戰之後,朝廷是沒法指望的,隻能寄希望於地方了,兩艘戰艦耗資雖說不少,但放到幾省之地來養,幾百萬銀子並不算多。

“地方?

小老弟,你在與老李說笑嗎?”

聽了李大成的主意,李鴻章歪嘴一笑,若真能這樣就好了,讓地方養戰艦,還不知要出多少麻煩呢!

“國事如此,還要推脫嗎?

該加稅就加稅,該課捐就課捐,四萬萬人還養不起兩艘戰艦?”

看著老李臉上嘲諷的笑意,李大成的眉毛也立了起來,這國家再不奮起抗爭,就真的沒機會了。

“還真就養不起!

兩艘船?小老弟,你小瞧官場嘍……

錢這一關,我老李先給你揭過去,和談之中提到了不許大清進口武器以及製造武器的器料,這一關如何過得?”

撇去了官場一節,李鴻章提出了最為關鍵的問題,諸列強的態度,經此一戰之後,洋務也怕是幹不下去嘍……

“這一關簡單,和談嘛!總要有來有去,津沽一戰是籌碼,未來的東三省未必不是籌碼!”

李鴻章提到武器禁運,李大成也就想起了自己在大沽繳獲的那把德造盒子炮,盒子炮這種神器,也是武器禁運造就的。

津沽一戰擋住了洋鬼子的進軍步伐,但是擋不住他們的野心,如今真正能擋住洋鬼子的野心的是鼠疫,現在想來,津沽一帶能爆發鼠疫,也算是天佑了。

“哦……藉藥材為要挾?”

李大成提到了東三省,李鴻章自然而然的也就想起了津沽鼠疫,這麼想來,此事還真有幾分成算的。

“唉……老李,知道為什麼你幹不成洋務嗎?”

聽到要挾這倆字,李大成的眉頭又是一皺,話雖說是如此,但說出來也就落了下乘,政治是什麼?利益交換而已,要挾這詞兒,用的有些詞不達意。

三十年縱橫官場,老李可能玩過不少的利益交換,但在李大成看來,老李玩利益的手段,還是差了不少。

“嗯?這話老李倒想聽一聽。”

李大成一下將話題轉移到了洋務之上,李鴻章略微一愣,這樣的變換,對他來說速度太快了一些,但想及一敗塗地的洋務,他的興趣也是不小。

“你老李沒玩明白利益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