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虎頭少保這個驚喜,李大成的心情不錯,自身的俗事做完了,就該做正事兒了,此次讓王勇欽去山東一帶巡河,是正經的大事兒。
雖說已經跟洋鬼子們議定了修繕運河的大方向,但究竟要怎麼修,修成什麼樣,這些都需要有個章程的,這也是桂順上位之後要經曆的第一件大事,王勇欽做不好,就是桂順沒本事,桂順沒本事,對外的時候就沒底氣了。
王勇欽上午就到了貝勒府,之前一直在跟顧其行商議這趟行程,但李二爺不發話,兩人也不敢輕易規劃行程,見李二爺來了,兩人的壓力這才小了一些。
“二爺,我與勇欽正在商議此番行程,二爺這邊有什麼說法?”
與李二爺處了一段時間,顧其行也大體知道了他的脾性,他拐彎抹角的時候不多,商議事情的時候越直接越好。
王勇欽就沒有這樣的氣魄了,他可是很怵這位李二爺的,在直隸官署,他是親眼見過官署大堂之內那些屍體的,直隸總督、布政使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也是這位李二爺的手筆,他這個河督在李二爺的眼裏,怕也跟其他官員沒兩樣的。
“屬下給二爺見禮!”
“無需如此!我這裏不興這一套,以後你也是從一品的大員了,在外還是要有些氣勢的。”
攙住要下跪的王勇欽,李大成還真是不吃這一套,真正服你怕你的不用他跪,他的心裏依舊服你怕你,那些不服不怕的,跪了,心裏還是一樣不服不怕,高高在上沒屁用的,讓人真服真怕,無需跪拜也會高人一等。
“謝二爺!”
“說了不用這些俗禮,你就不要管它。
老顧,你剛剛說了行程,這行程嘛!走到哪算哪,這偌大的大清國,想讓我死的人也不少,貝勒府也是個人多嘴雜的地方,多說無益。
勇欽,你那邊對將來修繕運河有什麼見解?”
此行的行程,李大成也不清楚,巡河隻是其一,糾集直隸山東的武林名家也很重要,另外,在山東紮根,是關鍵之中的關鍵,走到哪算哪,也不是什麼蒙人的話。
對於修繕運河,李大成雖說也有一定的觀點,但總攬大局還是需要明白人的,王勇欽或許不明白,但周幀肯定是明白人的。
聽了李大成的說法,顧其行默默的點了點頭,這位二爺,依舊是深不可測啊!
“二爺,朝廷財源不盛,屬下與周幀商量了一下,覺得重點還是在山東,隻要能調節好了黃河入運河的水量,漕運便可再開。”
修繕運河雖說是借款,可老於官場的王勇欽知道,十成銀子真正能撥到運河河段上的十不足一,撥的款項越多,伸手的也就越多,和約上說是幾千萬兩銀子,但真正能用的,怕也隻有幾百萬兩。
想要用幾百萬兩銀子做成大事,隻能解決關鍵點了,漕運停歇的關鍵點,在山東在黃河奪泗之上,隻要解決了水量問題,幾百萬兩銀子,也堪堪能做成大事兒的。
“嗯……隻修山東段,勇欽你的心裏還有疑慮啊!
隻修山東段不夠,必須自江蘇開始修繕,江蘇那邊雨水充足一些,可以適當的放寬一下,但自山東開始至京師,首要的一點就是保水固堤,若有可能山東至京師全段,皆用石堤!”
大運河的問題,李大成知道其中的關鍵,一個字,水!保住了水,也就保住了河道的順暢,江蘇一帶的運河緊鄰長江,而且當地的降水,比北方豐沛一些,那整修大運河的關鍵就在北方了,隻要能調節好北方的水量,修繕大運河,就隻剩錢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