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可能也在疑惑,這拳擊比八極更為簡單易學,我為什麼不在軍中傳授拳擊呢?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拳擊的後勁兒不足、殺傷力也不足!”
李大成的話很直接,不等眾人開口,便說出了拳擊的劣勢,一般人初學拳擊,很快便能形成戰鬥力,但越往後,拳擊要求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想要在拳擊上成為真正的高手,難度一點也不比練太極、八卦、形意、八極差,招數過於簡單,發力方式過於簡單,想要在拳擊上成為真正的高手,付出的難度與辛苦,可比練武功大多了。
拿八極與拳擊做個參照,拳擊想要一拳擊倒對手,對力量的要求很大,八極呢?一個靠打,身體稍弱一些的人也很容易就能擊倒對手,學會腿腳腰背發力,在李大成看來,比增加自身的力量要簡單的多,一個靠打可以分成好幾式,練上一兩個月,就差不多能學會、學精一招靠打,但是,想在一兩個月之內讓自己的力量再進一步就很難了,這個難度隨著自身力量的增加隻會越來越難,發力太過簡單,就是拳擊的一大劣勢。
當然拳擊也是可以用腿腳腰背發力的,但拳擊沒有係統的訓練方法,與係統的八極六大開相比,拳擊差在了修煉體係上。
殺傷力,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拳擊,更多的還是一種技擊運動,而拳法更多的是脫胎於實戰的,一趟六大開,既可以是技擊運動之法,也可是是殺人技,隻要調整一下攻擊的位置,學會六大開殺人也很容易的。
李大成說話的功夫,棉衣也被準備好了,指揮著人將自己的雙手按照拳擊套的樣子包裹好,李大成示意給李書文也這麼弄。
“為何要裹覆雙手呢?
對練切磋,沒有護具難免要造成傷亡的,在軍中授拳,不能隻練架子,對練很關鍵,對練之中,想要減少傷亡,加上護具就好辦多了。
諸位請看,我的雙手包裹成這個樣子,再大力量的一拳,也很難造成殺傷的。
身上,同樣是如此,若加上一些護具,這切磋之中,殺招也就可用了。
在軍中授拳,我的要求就是,怎麼學的,對練的時候就要怎麼打,為了減少傷亡,這護具也就是必備的了。
吃午飯的時候,我想了想,各地都有會編筐的,將柳條、荊條,編成護頭、護胸、護襠,殺招也就能在實地教拳之中演練了,如何設計這些護具,你們是高手,要防哪裏你們最清楚,按著我的法子,讓人準備護具就好。”
說完了這些,讓一眾人陷入了沉思,李大成也沒閑著,就地教起了李書文拳擊的打法,一刻鍾之後,李書文點點頭,示意自己大概學會了,李大成也不耽誤,帶著兩個臃腫的拳擊手套,就跟李書文對練了起來。
李書文是初學乍練,李大成是此道高手,不適應的李書文,連連被李大成擊打頭部以及胸腹的位置,八極神槍李狠子,在一個小年輕手裏吃了虧,讓在座的眾人也有些瞠目結舌,按說依著李書文的基本功,不至於如此啊!
隨著對拳擊路數的熟練,李書文這邊也從最初的被動挨打,變得有來有去了,看著場中不斷跳躍互擊的兩個人,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早把楊班侯之前的設計拋到了腦後。
見李書文越來越熟悉,自己應對的難度越來越大,李大成果斷的停手了,跟李書文比這玩意兒,時間越長,自己離著吃虧也就越近,見好就收,才是明智之舉。
“書文,對於帶著拳套切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