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濟民糧鋪(下)(1 / 3)

“二爺,您可不能這麼拉人,這些都是我從南邊帶來的,個個都有大用,您都拉走了,我就無人可用嘍……”

李誠有一番話,既說出了自己的鬱悶,也緩解了一下各位掌櫃臉上的緊張之色,沒被二爺選中,這些人心裏多少也是有些忐忑的,李誠有這話說完,堂下的氣氛也好了很多,李大成也暗歎了一聲這小子最近的眼色不錯。

“好!糧棧之事我就不再拉人了,這糧棧總要有個字號的,說說吧!咱該起個什麼字號?”

二爺順了六爺的心意,下麵的掌櫃們多少有些意猶未盡,聽到李二爺要字號之後,眾人也開始了冥思苦想。

“此事當由二爺做主!”

“別!我讀書少,你們來說我來選!”

起字號的事兒,李大成還真不拿手,一句話打發了拍馬屁的,他抿了口茶,就等人下麵出字號了。

“此次在山東開設糧棧,二爺有普濟民生的意思,而山東巡撫衙門設在了濟南府,稱山東人為濟民也不算謬誤,二爺,不如咱們的糧棧就叫做濟民堂吧?”

這第二位開口的人,肚子裏的東西不少,看了他一眼,再看了李誠有一眼,李大成做事沒什麼掩飾,這位以後也有前程了。

起個字號名都能讓二爺另眼相看,底下人就有些躍躍欲試了,不等他們開口,李大成就伸手壓住了下麵的聲響,濟民這字號不錯,不必再多費唇舌了。

“好!那咱們就在山東開濟民糧鋪!”

剛剛那位說的是濟民堂,到了李二爺的嘴裏反而變成了濟民糧鋪,對底下這些常年做買賣的掌櫃們來說,買賣自然是越大越好,怎麼到了李二爺這邊,說話的功夫就把一個堂號變成了雜貨鋪?

底下的這些掌櫃也算是心有九竅的人,李二爺這麼說了必有深意,多半人都聽出了李二爺的深意何在,但他們都沒開口,而是齊齊看向了未來濟民糧鋪的大掌櫃高丹桂。

“二爺,可是要將這濟民糧鋪建的跟祛瘟堂一樣,將字號鋪到鄉鎮?”

被眾人盯著的高丹桂也不怯場,順著李大成話裏的意思就說了下去。

“差不多!

鋪到鄉鎮還不夠,一個鄉鎮多大?怎麼不得方圓幾百裏?一個鄉鎮至少要有一個糧鋪,我的想法是東西南北各一個!”

糧食是什麼?糧食是百姓生計,大清皇權不下縣,這麼大的權力空洞,李大成可不想讓那些勞什子地主大戶、土豪鄉紳在下麵說了算,無論是鄉村城鎮,誰抓著糧食誰的話語權就大。

濟民糧鋪身後的是振威軍,振威軍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大量的兵員,這濟民糧鋪,在李大成的眼裏,可不僅僅是一個賣糧食的地方,也是一個征兵站,除了征兵站的作用之外,它還要起到收購當地土產雜貨、銷售外來貨物的作用,這些李大成沒有給高丹桂點明,話說了一半,他要的是高丹桂補充下麵的東西。

“二爺的意思是用濟民糧鋪控製鄉村城鎮的糧食跟雜貨買賣?”

有了李大成起頭,高丹桂這個資深掌櫃自然能結尾,隻是說到了雜貨買賣,他的心裏有些激動,想想一個輻射整個山東的城鄉的雜貨鋪,一年得有多大得收益啊?

“你說呢?難道讓我再另起堂口嗎?一鍋燴,省時省力!”

“二爺高明!”

“高明的不在這裏!

這濟民糧鋪建了之後,你們還要接茬建糧倉,鄉鎮糧倉一萬石,州縣糧倉十萬石,府道糧倉百萬石!

根據當地人口的多少,來確定糧倉的數量,人少可以少建,人多就要多建,各地州縣征收稅賦,多以銀代糧,這買賣你們也要給我做好,銀錢彙水之類的玩意兒,老子不想在濟民糧鋪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