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方才眷誠在心裏小瞧您了。”
李二爺埋頭吃飯,詹天佑的心裏就不平靜了,出手就是二十萬英鎊,這位二爺,比他想的還要重視基礎啊!
“唔……
許多人都小瞧我了呢!洋鬼子在津沽小瞧我,結果怎麼樣?
這仗就跟這飯一樣,一口吃下去,噎不死你!一口口的吃,才能吃得飽!
老子吃飯睡覺做事兒都是在打仗,這一個窩頭,十口吃完,一頓飯半盞茶的時間,每天睡覺三個時辰,做事之前先想勝敗,老子天天在厲兵秣馬,那些小瞧我的人呢?
他們多半在等著看老子的笑話,看老子塌樓?他們想錯了,老子每一步踏出去,都是堅實無比的。
眷誠,你且看著,過段時間,許多認為老子在山東立足未穩的人,就會向老子出手,老子讓他們出手手斷、出腳腳斷!
你送出去的這些人,也不能光學修鐵路,建水壩建高樓建廠房,他們都要學的,眷誠,我信你的眼力,別讓我失望啊!”
咽下去最後一口飯,李大成發了些感慨,就轉到了正事兒上,有了詹天佑的關係,想必耶魯那邊也會開一扇方便之門的,李大成其實是想讓這些人速成的,隻是想是一回兒事兒,做是一回事兒,速成比一步步成才更難!
“二爺,這彙票眷誠還是不能拿!”
望著被詹天佑推回來的彙票,剛剛吃飽的李大成有些納悶了,按說這位實幹家應該被說動了,現在就是給他一槍,他也不帶眨眼的,怎麼就不接這彙票呢?
“眷誠,你可是有什麼顧慮?”
輕輕點著麵前的彙票,李大成開口詢問理由,這事兒不該呐!
“正是!
二爺,派員留洋乃是總理衙門的事務,我這邊人微言輕,隻怕辜負了二爺的囑托。”
聽了詹天佑一本正經的理由,李大成無奈苦笑,到底是大清朝的子民啊!這位實幹家真是太實在了!
這也就是大清的氣數所在,說這是大清的氣數,倒不如說是儒教的流毒,想要破除這些東西,也容易,亂世!
大清沒了,亂世來了,就是破除這些東西的最好路徑,詹天佑的話,也堅定了李大成的一些想法,看來有些人還得讓他上去的。
“嗨!我當是何事?
此事眷誠你不必掛懷,隻要你那邊聯係好了,莫說是幾十幾百,就是幾千幾萬,我也能送出去的。
人若是多了,你也可以聯係一下耶魯,專門為咱們開個班也可以,無論費用也好讚助也罷全由我來出。
人才是基礎,幾千幾百萬兩的銀子,我這裏出得起,你隻管做事就好。
朝廷那邊的關係我來疏通,耶魯那邊的關係你來疏通,若是涉及到外交,你也來找我就好。”
總理衙門,也就詹天佑這等人,將他看成了一個物件,雖說總理衙門看上去風生水起,但在大清的官場,這衙門還真不算是個什麼物件,兼職而已!
“那眷誠就接下二爺的重擔了。”
“這就對了!這筆錢,也有你的日常開銷。
唉……你這人怕是不會動用這筆錢的,這樣吧!一月五百兩的花銷算你的,其餘的用作資助留洋學生。
記住,送人出去之前,要給人家留下安家費,標準麼?一人五百兩吧!
去了那邊安排專人看管這些留洋的學生,一心向學者有獎,無心學業者讓那邊遣送回來,老子的錢也不會白花,白眼狼,老子一個不養!”
留洋的規矩,詹天佑比自己清楚,加了兩條自己的規矩之後,這事兒李大成也就不管了,埋下種子讓他自己生根發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