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在李鴻章幕中經營了許多年,眼線耳目眾多,據京師那邊的消息,李中堂也是極為忌憚這位李二爺,禮多人不怪,在官場,這位李二爺可是惡名遠播的,這樣的人,即便是盛宣懷也惹不起的,絕對惹不起的存在之一。
“盛大人來微山,想必也是為了醫府的事兒,李二不才,醫府這邊的一些事情還是說了算的,不如咱們兩路並作一路,同行如何?
盛大人是辦過學的,在辦學方麵算是前輩,這醫府的籌建真是需要盛大人出力,剛好我這邊就遇著難題了。
適才我與孟四爺說起了孟府這邊的事情,我有意在醫府設立小孔府與小孟府兩個蒙學,讓學童們彼此競爭,孟四爺覺得有些不妥,盛大人以為如何呢?”
盛宣懷是個能辦事的,正好小孔府與小孟府之事,在孟洛川這邊有阻力,李大成也不介意抓一下這個大清紅頂官商的壯丁,讓盛宣懷來壓服孔孟二府也好。
孔孟雖說是儒教聖賢,但到了官場就沒有聖賢一說了,若是都敬重聖賢,這官場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貪官汙吏了,孔孟這兩位的地位也要分場合的,在讀書人口中,這兩位自然是凜然不可侵的存在,但在官場,這兩位就要靠邊站了。
有盛宣懷居中調和,李大成覺得在醫府籌建小孔府、小孟府大事情有譜,有些事兒,隻是一個不同的說法而已,而盛宣懷這邊肯定是有變通之法的。
“盛大人不敢當,二爺稱呼我杏蓀就好,繼笙老弟,二爺胸中有宏圖,他所規劃的事情,絕對不會讓孔孟二府吃虧的,以盛某愚見,繼笙不如接下二爺交代的這個擔子,在醫府建小孟府這個蒙學。
一地三府也算是一樁美談。
若繼笙心裏有疑慮,我不妨說說咱們的留洋學生,留洋學生有朝廷供給,衣食無憂,這飽暖思淫.欲,到了西洋世界,難免的放肆無度,即便是有人督導,總也要出幾個不肖的。
從蒙學開始一路競爭,就跟讀書之時頭懸梁錐刺股一般,彼此有了競爭,多出人才的!”
聽到李大成稱呼孟洛川為孟四爺,盛宣懷這邊盯了孟洛川一會兒才開了口,這位也是大膽,敢讓名鎮津沽的李二神將喚一聲爺,就是李中堂也不敢的,私下裏李中堂對這位李二神將的稱呼也頗有敬佩之意,孟洛川還不成。
同樣聽到盛宣懷以晚輩下屬自稱,孟洛川這邊更是詫異了,貌似這位李二爺的來頭不小啊!雙方未曾謀麵,這位李二爺就能壓住大清的一代官商,這得多大的名號呢?
想到名號,孟洛川不由的往津沽那邊想了想,那邊也是有個李二的,莫不是……
“茲事體大,這也不是孟府一家之事,如何決斷還得讓孔孟二府的衍聖公來定奪。”
對於孟洛川盛宣懷用了官威,這樣的壓力之下,也由不得孟洛川反駁,盛宣懷可不是他這樣隻有候補官職的半官商,而是真正有朝廷職司的大官商,對於商業領域,盛宣懷的影響力無疑是除老娘們之外的大清第一人。
“醫府的事情全憑自願,不必強求的,盛大人咱們走走?”
看了盛宣懷的手段,再比比孟洛川這個官商,盛宣懷無疑是個不錯的合作對象,隻可惜,他的產業與官場的牽羈太多,跟他合作就是跟官場合作,這與李大成的初衷不符,遇上這樣一個在能力上可以合作,卻因為利益無法合作的能人、大商,李大成心裏也是頗感遺憾的。
“好!二爺,我給你介紹一下南邊的幾個大商家如何?他們可是有意在微山島捐建別院的。”
百萬門檻的事兒雖說沒多長時間,但耳聰目明的盛宣懷也得知了這樣的情況,南邊的大商們,就是他結交桂貝勒的敲門磚,隻是沒想到會在微山島遇上一手扶植起桂貝勒的李二爺而已。
“好!去叫一下老六。”
應下了盛宣懷所請,李大成回頭安排人去找李誠有過來,跟南邊的大商們打交道,他還是不太合適的,李誠有這小子更合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