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天的晝行夜宿之後,朱月暖一家跟著黃公公的隊伍在一個明媚的早上到達了京都腳下,城門口,得了消息的楚宜桐已經等在了那兒。
“黃公公,辛苦。”楚宜桐的目光落在朱月暖身上片刻,便迅速轉到了黃公公身上,溫潤謙和的行禮道謝之際,身後的悅茶也順勢奉上了送給黃公公的禮物,禮物是幾個紮綁在一起的錦盒以及一個錦袋,楚宜桐帶著笑,坦然的說道,“這一路,辛苦黃公公和各位兄弟們的照應了,隻是楚某不宜在京都久留,也未能好好設宴答謝大家,還得勞煩黃公公再辛苦些,用這錦袋幫忙招呼兄弟們。”
“好說,好說。”黃公公倒也不推辭,接了禮物爽快的應下,“這一路,楚夫人已經把我們照顧得很好了,楚大人再客氣,反倒是咱家不好意思了。”
“這一路要不是黃公公和兄弟們相護,我的家人也不會這樣順利到達京都,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楚宜桐客氣著。
朱月暖在後麵聽著他們的對話,不由撇嘴。
“都說官場曆煉人,這話果然沒錯,如今禹知也圓滑許多了。”和朱月暖同車的楊慕萍湊在她邊上,笑著感慨了一句。
“人總是會變的,他要真是書呆子一個,這些年早就被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東西給吞了。”朱月暖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些許欣慰。
“他能為百姓做那麼多,就算是變壞了,那也是好官。”朱清蓮坐在車裏麵,透過楊慕萍的肩望了望外麵,倒是說了一句中聽的話,“不過,月暖啊,這男人畢竟是男人,你也不能太放鬆了,得留個心眼,以後你公爹和婆婆不跟著去,你就是當家主母了,可不能跟以前一樣,隻管外麵的事兒,到底是女人,這女人該軟的時候就得軟,知道不?”
朱月暖有些無奈的扯了扯嘴角,悄悄和楊慕萍對望一眼,才笑道:“姑姑,您這經驗都傳了一路了,我都記下了,放心吧,我會的。”
“姑姑是為你好,他才多大,就是五品縣令了,有能力,人也長得好,這走在外麵,就算他沒那個心思,也保不住別的女人往他身上撲啊,你可千萬千萬要記好嘍。”朱清蓮見朱月暖聽進去了,立即挪了挪坐姿,挺直了背認真的說道,“你們成親也這麼久了,怎麼還沒動靜呢?這次回來,你可得抓緊了啊。”
聽到這兒,朱月暖悄然的將袖子往下拉了拉,笑著點了點頭。
前麵,黃公公的人已經有了動靜,正慢慢的和他們的人分離開。
“暖因,我們不好跟著進城吧?”楊慕萍忙錯開話題,指著前麵提醒道。
“我去看看,和黃公公道個別,我們就宿在城外吧。”朱月暖借著她的話跳了下去。
朱清蓮這才探了頭瞧了瞧高高的城牆,有些失望:“我還是頭一次來京都,我們不進去嗎?”
“我們還扶著靈呢,不方便。”楊慕萍看了她一眼,回了一句。
“唉,難得來一趟……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個命到京都來……”朱清蓮很是遺憾的歎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