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1 / 2)

被堂妹憂愁終身大事的阿寶這會兒沒那個心思想這些, 她回到京城後並不得閑, 略作休息一日, 開始忙活起來, 匆匆過了幾日, 便去外祖母家拜見。

阿寶回京的事情外祖母家也得到了消息, 前一日便收到了阿寶親自寫的帖子, 對阿寶到來並不意外,反而是阿寶到了外祖母家時,自己意外了。

外祖家田家是書香世家, 阿寶的兩個嫡親舅舅一個現下是太子太傅,另一位小舅舅正外放做官,加上田家幾百年積累下來的好名聲, 田家的背景實在是夠硬。不過這些是近幾年的事情, 早些年時,田家卻是沒落的書香世家, 家世在京城這種出個門就可以撞到世家勳貴的地方來說, 田家是不夠看的。

田家素來門風嚴謹, 隻是不知從幾代開始, 仿佛受了詛咒一般, 子嗣不豐, 一脈單傳,如此傳了幾代,也因人才的缺失, 田家出現傾頹之相。好不容易到阿寶的外祖母進門, 田家終於娶進了個能生的主母,三年抱倆哥兒,第五年生下阿寶的娘親,這讓田家差點樂瘋了。

田家沒有庶出子女,兩兒一女皆是一母同胞,感情十分好,且兩個兒子上進,少時便有才名,使得田家的情勢突然變好起來。田家的小女兒便是阿寶母親,田家兩個哥哥對這唯一的妹妹那是十分疼愛的,田家雖然沒落了,但因兩個兒子努力上進,有重振門風的勢頭,在阿寶娘漸漸成長時,有些人家已經瞄準了田家,準備觀望觀望,若是田家兩兒有出息,便為自家聘了田家女。

田家眼看著最小的女兒漸漸長大,心裏也是打算著要為女兒擇一門好親事。對於唯一的女兒,並不需要用她來聯姻或帶來什麼利益,田家的選擇很多,唯一一點的便是要夫婿上進疼媳婦兒。

在田家女兒及笄那年,威遠侯府第一個使了官媒過來給他們府裏的四少爺李繼堯說親。威遠侯府比起京中其他勳貴之家雖然有些沒落了,但門風卻是不錯的,寡居的老夫人出身名門世家,孩子有這麼個娘教育,應該也不錯,加上威遠侯府的四少爺李繼堯又是嫡出,而且長這般大也沒有傳出什麼不好的傳聞,且讓人敬佩的是,他並不因為出身矜貴而自持身份,由著家族安排出路,自己還努力讀書剛考了個二甲進士,這可是那貴族圈中比較上進的世家子弟,很多夫人眼中的女婿人選啊!

隻是,那時候田家的兩個兒子官兒還沒做這麼大,田家並不是公侯之家聯姻的對象,威遠侯府怎麼會突然想要來田家提親呢?田家猶豫再三,看在李繼堯肯上進態度又好的份上,最後還是允了這門親事。

然而,等親事允了後,方知道威遠侯府為何會來提親,原因出在那位四公子身上,這門親事是他自己親自求的。原來在一次宮中舉辦的宴會上,李繼堯不小心多看了田家小姐兩眼,便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了,回去馬上央求著母親去提親,免得他看上的媳婦兒讓人給叼走了。

當知道這個內-幕時,田家兩位兄長隻有一個想法:窩勒個去!宮中的宴會雖然說有個別名叫相親宴,但也沒有要你隨便亂瞄別人家的妹妹啊?其實李繼堯你的腦袋讀書讀傻了吧?

其實李繼堯並不是讀書讀傻了,而是他遇到了初戀,並且想要打破“初戀都是沒有好結果”的詛咒,且加上他又是老威遠侯夫人最小的嫡子,從小就是在母親及兩個嫡親兄長的寵愛下長大的,不知不覺中便養出了副熊孩子一般的中二性子。

雖然懷疑李繼堯的腦袋讀書讀傻了,但是親事已定下,也沒法子了,過了年,田家小姐還是出嫁了。

田氏嫁到威遠侯府後,李繼堯與田氏也過了一段小夫妻倆的恩愛時光,可惜好景不長,田氏在生第一胎時難產落下了病根,女兒剛過了滿月便去逝了,留下悲痛欲絕的丈夫抱著剛滿一個月的幼女,分外淒涼。

田家兩位兄長得知妹妹去逝後,也十分悲痛,但也難體諒這種事情,畢竟女人生產就像在鬼門關走一遭,挺不過的例子很多。田家悲痛過後,開始憂慮了,李繼堯還沒到二十呢,正是男人最年輕上進的時候,這時候死了老婆,又沒有兒子,絕對要再續娶一個的,到時後娘進門,前妻留下的女兒怎麼辦?俗話說有後娘就有後爹,且前妻留下的還是閨女,這不是很多後娘橋段裏麵的必須鏟除的礙事者麼?

就在田家為妹妹留下的女兒的未來憂心時,他們那剛過了青春期卻仍是不改中二病的妹婿又用行動告訴他們他對於初戀的執著,充分發揮了他熊孩子的性格,抱著女兒發誓,他這輩子再也不娶了,田氏就是他唯一的妻,阿寶是唯一的女兒!

當時聽到他在田氏牌位前發下的誓言,威遠侯老夫人眼睛一閉便昏厥過去了,其餘人都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他,雷得不輕。從來隻聽說過女人在丈夫去逝後為丈夫守節的,可沒有聽說過男人要為死去的妻子守節的,他這是要鬧哪般?

接著,李繼堯確實用行動表達了他的決心,待滿周歲時,他便排除所有反對聲直接跑去參軍了,將老夫人叨念著讓他再娶一女為填房的話拋在了後頭,並且對老母道,若再逼他,便這輩子就呆在邊境不回來了。雖然兒子是個中二病性格太熊又不孝,但老夫人還真不敢再逼他了,甚至隻希望想明白了後,自己受不了邊境惡劣的環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