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與文侍郎夫人交好,既然是文侍郎的族叔,倒是沒有救錯人,而文海得知救他們的是當朝晉王,十分的吃驚,不敢有絲毫的不敬,趕忙打發了自己夫人及兒媳婦等過來拜見晉王妃。同時文海也想起了南方邊境,大鄴正與南齊交戰,晉王此翻南下,應該是回邊境。
阿寶招待了文海夫人、兒媳婦等人,問明白他們的目的地是虞州,便笑道:“如此真是巧合呢,我們屆時也路過虞州,不若一起同行罷。”如此也省得文海的船又被水匪所擾。
這翻決定,又讓文海對蕭令殊感激不已,心裏暗歎,世人皆道晉王如惡鬼托生,行事酷戾狠毒,卻不知流言傳多了已不真實,其實很多事情隻因他職責所在,手段難免會霸烈一些罷了,其性雖冷淡,卻也不是什麼凶煞之人。
既然大夥同行,接下來的路上倒是多了些人解悶兒,阿寶時常叫文海夫人等過來聊天,以了解江南一帶的風景地理人情風俗等等事情。文海夫人的兒媳婦柳氏是個口齒伶俐的,當即說與阿寶聽,妙語如珠,讓阿寶大為神往,路途倒也沒有原先的枯燥了。
如此船又行了半個月,終於抵達了虞州。
虞州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阿寶初登虞州,心情可以用一句詩概括:煙花三月下虞州!果然不虛此行。此地風景秀美,與北方的高遠遼闊之景大大不同,漸漸接近虞州,沿途中便看到兩岸瓊花如絮,宛若白玉掛在枝頭,清風徐來,枝頭簇動,煞是好看。
按原來的計劃,到了虞州,他們的船仍是要直接南行,而蕭令殊卻是要進入虞州城,然後往陸路出發,快馬加鞭趕往邊境的青州城。
到了碼頭,文家的人又特地過來與他們道別,文夫人對阿寶笑道:“若是王妃有空來虞州城,勞煩打發人過來通知妾身一聲,妾身願意親自來伺候王妃。”
阿寶亦是客氣地笑道:“我在虞州城也無甚認識之人,屆時若來此處,那可真要勞煩夫人了。”阿寶這麼說也有道理的,到時候給雙胞胎請先生,還須得來虞州城中尋找呢,文海是虞州城的人,屆時請文海舉薦也方便。
等送走了文家諸人後,蕭令殊回到了船艙中。
“阿寶,我先南下,你們坐船過去,十日即能到達。”說罷,他又摸摸雙胞胎的小腦袋,說道:“你們要乖乖的。”
雙胞胎忙都點頭,表示他們會很乖很乖噠。
蕭令殊隻帶走了幾名侍衛,其他的留在船上護送他們繼續南下。等蕭令殊離開後,在虞州城補充了清水糧食後,又繼續南下。
如此行了大概十天左右,終於抵達了青州城。
船剛到岸邊停下,便見碼頭上已經有人等在那兒了,正是席遠帶著一群下人侍衛相迎,後頭還有一輛華貴的馬車,並有許多供下人乘坐的次等的馬車及拉行李的車子。那輛華貴的馬車的車簾挑開,露出了蕭令殊的麵容,阿寶不覺臉上露出笑容。
下人一通忙活,船上的跳板搭到岸上,一群仆人跪在岸上相迎,又有粗壯仆婦抬著轎子到船艙門口,恭請他們上轎。
阿寶攜著兩個孩子坐上轎子,轎子穩穩地抬下了船,抵達那輛華貴的馬車麵前,丫鬟掀起簾子,阿寶又帶著兩個孩子下轎,然後進了馬車。
從此至終,皆未露出真容,也讓岸邊那些人紛紛猜測,不知今兒是什麼大人物的女眷來青州。看這四條豪華的大船,氣派無比,還有船上氣勢彪悍的侍衛護院,看著就不簡單,讓人紛紛猜測。卻有些得到消息的人猛然憶起了於七日前已抵達青州的晉王,據聞晉王妃得了太上皇及新帝恩典,允其隨夫南下,莫不是今日正是晉王妃抵達之日?
如此猜想,紛紛讓人去打聽起來,好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