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皇宮,六皇子外院書房
宗政霖寫好奏章,緩步走到窗前,看著外麵斑駁的樹影和遠方因為即將落雨顯得壓抑的天空。沒有星光,隻見大片的烏雲。空氣也顯得窒悶。
很好,很應景。風雨欲來……
衛甄在靠近桌案的地方繼續低聲稟報暗衛得來的消息,餘光見得前方殿下背脊挺直,負手而立,卻沒有打斷過問的意思。便知殿下心中恐怕早有成算。
宗政霖聽得衛甄稟報,聯係前朝局勢,深覺此次青州巡撫一事徹底完結之後,務必得病過一場,避開之後的風波。沒道理替太子出了頭,還要趕著上去為他擋槍。
若沒料錯,太子在青州一案上雖壓了大皇子不止一頭,但是誰也不是善茬。大皇子此番吃了虧,明晃晃是被人算計了去,明眼人一看便知,宗政霖背後站著的是誰。
按照大皇子宗政淳的脾氣,之後肯定會千方百計,施以報複。太子這邊,私下盤不清的事情太多,怎麼可能樁樁不留痕跡。想脫身,難了。
自個兒這邊倒是不懼旁人威逼。若是大皇子頭腦發熱,上門尋麻煩,那是最好不過。正好讓元成帝看看,自己這個乖兒子,為了替太子辦差,受了多大委屈。
倒是需得吩咐安插在各府的探子,最近沉寂一段時日,看戲即可。
書房事畢,大管事田福山恭敬詢問:“殿下,可要到後院安置?”
絕非他好管殿下內宅之事,而是殿下離京半月,回來又連續兩晚歇在書房。淑妃娘娘已透出不滿,猜測兒子是否不喜那兩姬妾。
想起那兩人,淑妃就琢磨,自個兒當時也是特意挑選。
孔氏有幾分顏色,身子又長得好。少年人多愛美色,更願意親近體態誘人的女子,做母妃的自然樂於成全。淑妃這時候是一星半點兒不擔心小兒子沉迷女色,全因宗政霖從小自律,克製有度。
而伍氏老實本分,豐腴好生養,性子弱,不會與孔氏相爭亂了後院規矩。如此打算,當是沒錯。可事實好像不是那麼符合淑妃的心意。這讓淑妃很是迷惑。莫非是……兒子口味特別?
好吧,淑妃娘娘,您也是一妙人兒。如今就開始擔憂您兒子的喜好。要不特別,也不會湊上去著了慕妖女的道。當然此乃後話。
可是這會兒淑妃不知道呀,還在沉吟,依著自個兒兒子性情,肯定問不出來。最後無計可施,隻盼著在皇上枕畔吹吹香風,求個恩典,再指兩個家世樣貌好的過去。人多了,自然有一款稱他心意。
宗政霖何等精明,幾次進宮請安,自然發現了淑妃用意。
淑妃田氏得寵,雖有兩子,大兒子卻因耳疾,斷了前程。平日裏老覺自己對四皇子有愧,自然關愛有加,處處護著,寵縱得厲害,隻當補償。
淑妃到底知道自己的指望還得落在幼子身上。因此對宗政霖異常看重,雖慈愛,卻要求嚴苛。宗政霖虛歲滿六歲那年,遵照宮規搬進皇子所。自此,但凡有丁點兒風吹草動,淑妃也跟著擔驚受怕。
眼看兒子明年就要行冠禮,大婚亦不遠,婚後就會開牙建府。但如今這性子,冷得有些過了,後院根本不上心。這還是在宮中,有淑妃在後麵使暗勁兒,才偶爾去妾室屋裏安置。這要是出了宮,建了府,離得更遠,府裏又有正兒八經的正頭王妃在,淑妃就不好再大肆插手兒子後宅之事。那時候若是正妃攏不住兒子的心,還讓他這麼淡下去,該如何是好?
皇家可是很重子嗣,甚至……淑妃越想越著急,竟開始認真盤算起自己兒子的婚事。四皇子當年大婚,可是提前問過他意思,又挑了他喜歡的賜婚。
如今輪到六皇子選妃,務必千挑萬選,擇個頂尖兒的女子,切不可給他扯後腿。淑妃開始仔細回想著,京中還有哪些名門世家的千金,正好能趕上下一屆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