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和十四年元月,離年節尚有七日,元成帝後宮風起雲湧,更迭起伏快得叫人眼花繚亂。
原本從一品四妃,隻得六殿下生母淑妃娘娘一人盛寵不衰,其餘妃位早已空缺。如今皇上聖旨既下,新得寵三品嚴嬪越三級,直接晉封德妃。九門步軍統領之女,從二品九嬪傅昭儀,加封賢妃。
而原本入宮不久,也得寵過一段時日的從三品許婕妤和四品郭容華卻因禦前失儀,惹得龍顏震怒,分別被貶為良人和寶林,遷宮越女殿,無詔不得出入。明眼人皆知,這便是斷了前程,聖寵難複。其餘妃位以下有子妃嬪,各晉一級,竟隱隱有大封後宮之勢。
最令人吃驚還是皇上諭令,提前一年放了近百婢女出宮,連著遣出七十餘太監宮外養老。本該安排在十五年的小選,提前至年後四月甄選。如此大變動,莫說盛京,便是諸州適齡女子也得仔細思量好前程。
不願入宮的,自是趕緊尋了人家交換庚帖。心中存了盼頭,意圖光耀門楣的世家,大多忙著找尋門路,請來教養嬤嬤,好生教導家中姑娘宮中規矩,便是能被宗室親貴看上,也是極其顯耀的福分。
至於前朝,獨獨讓慕夕瑤放在心上,隻兩件大事而已。
其一便是戶部尚書告老還鄉,新上任這位大人,不巧,正是她之前與宗政霖在紅樓意外遇上那位極其油滑,為太子所不喜的房慶林,房大人。
這第二件事嘛,慕夕瑤多花了些心思,打探得十分用心。
禦史台大夫並禦史中丞聯名上奏,言及內務府規製陳腐,職權混淆,責令不清。宜改製另建內廷司職。
此言一出,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內務府,可是世家勢力盤踞之地。難怪前朝紛擾不休,久久未曾定論。好在沒人眼盲耳聾,都明白這是那位意思,沒糊塗得冒然諫言,大放厥詞。
當下前朝後宮皆有變化,慕夕瑤耐心梳理,好容易把繁複關係理得清楚,心中有了底,轉眼又是閑人一個。
這期間最叫她迷惑之事,卻是皇子府裏最大主子,她家六殿下突地忙碌起來,尤其夜裏忙得近乎見不著人。但凡在府中留宿,不是歇在前邊兒書房,便是待得她睡過許久,方遲遲進屋,一早又沒了蹤影。
慕夕瑤從軟枕下偷偷摸出把鏡,借著燭火,撫了鬢角湊近處瞧。裏裏外外照了個遍,也沒覺著有人老珠黃的跡象。在她看來,這麵皮還是頂頂粉嫩,嬌豔豔花骨朵兒似的。因著用了許多湯水滋補,人也越發有了神采。
偏著腦袋盯著書案後專注批閱公文之人,慕夕瑤氣哼哼拋了手中琺琅描金喜字鏡在床頭,對著那人高高撅起了小嘴兒。
日日裏將養已是煩躁無趣,連著被boss嫌棄,這滋味慕夕瑤不耐煩。
察覺出她異樣,宗政霖抬眸。不遠處擁被靠坐寢塌的女人,臻首娥眉,姿容豔麗。俏麗麗臉蛋兒,紅撲撲染了霞色。一雙眸子泛著水汽,晶亮嫵媚,似要攝了人心魂。
露著一截纖細瓷白的側頸,連帶頸後明黃色係帶也顯了痕跡。
宗政霖緩緩垂了眼眸,執筆的手指些許僵硬。
“作何?”好好看著書,也能莫名發了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