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消息,綠若倒是知道一些,尤其是昨夜發生的驚天大事。
“宮中,聽聞香貴妃昨兒個,與皇後娘娘一同賞花,卻不想……一個崴腳,差點把腹中胎兒流掉,還有便是七日前,嶺安發生了洪水一事,淹死了好多百姓,今兒個才傳回京都,是以,相爺才會如此晚歸。”
“嶺安發生了洪水?”蘇槿若看向綠若,“可知……皇上如何決策?”
世事難料,世人最懼天災人禍。
洪水、幹旱、風霧雹霜、癘(疫病)、蝗蟲,世人稱之為,五大末日。
是以,每每發生天災之時,世人皆是惶恐不已。
縱觀華夏曆史,聖者董仲舒認為,天人感應,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
天能幹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
一旦發生,地震旱災水災.饑荒等天災.,便是認為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
是以,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給予鼓勵……
若是遇到天災.,華夏皇帝便要下罪己詔,對自己的吏治進行檢討,采取減少稅負,或赦免罪犯等措施改善吏治,造福於民。
甚至是,將免去丞相一職,重新提拔新的丞相人選……
而今,卻是在然起發生了洪災,……
蘇槿若不知老皇帝,又會有何決策?
綠若搖了搖頭,“此事奴婢倒是不清楚……”
蘇槿若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
仰頭,她喝完碗中的紅糖水,綠若盯著她看了半晌,欲言又止。
蘇槿若抬頭看她,笑問:“有話直說,無妨。”
聽此,綠若似是一下子有了底,開口問道:
“公子,此次你與七王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蘇槿若避重就輕,“是那設局之人在背後,算計我們,所幸王爺智勇雙全,這才逃過一劫。”
綠若道:“公子身上……明明沒有一點傷痕,為何公子……會中了蛇毒?還有……公子衣袍之上的鮮血,從何而來?”
蘇槿若的眸色微閃,思緒倒轉今日上午,他們穿過叢林之時的場景。
沈寒城有意受傷,她卻不知他的想法。
當她看見沈寒城被毒蛇咬了一口過後,便見沈寒城將那條毒蛇一掌殺死。
因動用了內力,毒素迅速蔓延,沈寒城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的氣力,重傷一般,得支著一旁的樹幹,才勉強站穩。
那時,她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亦或者……什麼都沒有想。
當即撕下自己的裏衣布條,抓過沈寒城的被咬的手,緊緊地綁在牙印的上方,阻止血液的流通。
她沒有匕首,不能幫沈寒城放血,隻能俯下身,幫沈寒城把毒血吸出來。
那時沈寒城被她的舉動怔愣了幾秒,隨後有心阻止,卻終究是木已成舟……
那蛇毒果然夠毒,幫沈寒城吸幹淨毒血之後,蘇槿若原就不適的身體,更是一陣天旋地轉,差點暈厥。
那時,她既不能動用內力,又將來臨月事,眼下還中了蛇毒,著實有氣無力,跌倒在沈寒城的身旁。
卻不料,沈寒城竟以身相護,憑著虛弱之軀,硬生生的……將她接住,緊緊地抱在懷裏。
那時,她瞧見沈寒城的臉色,陰沉的幾乎能擰出水來。
感覺到……沈寒城抓著她手的力道,極其的用力,好像要將她的手折斷一般……
後來,她便聽見一道氣急敗壞的聲音:“該死的,蘇槿若……你平日裏的聰明到哪去了,沒看出來本王是故意的麼?!”
大腦一片混沌,暈暈沉沉間,蘇槿若隱隱察覺……有人扣著她的下巴。
將一股充滿血腥味的液體,強行渡入她的口中。
再後來……
待她稍稍……清醒一點,便見沈寒城抱著她,走在一條小道上。
腹內時不時的一陣絞痛,空中若有若無的飄著血腥的味道。
蘇槿若掙紮了起來,道:“王爺,此舉於理不合,你將下官放下來,下官可以自己走……”
的確是於理不合,一個男子,抱著另一個男子行走,若是被人瞧見,定然會被世人詬病。
更何況……
她與沈寒城的身份,皆不是尋常之輩。
那是……會造成轟動的。
沈寒城低頭看了她一眼,“想回京都,就閉上嘴……好好休息。”
蘇槿若了解沈寒城說一不二的性子,便沒有再掙紮,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罷了罷了……
反正她與他的名聲……早已在宮中流傳的不堪入耳,又何必在乎,世人對他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