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硬要參與(1 / 2)

或許也知道自己突然提出這個要求有些不合適宜,所以段招娣馬上又笑道:“就我家那倆丫頭,他二叔,大哥家的情況你也知道,都是兄弟,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他二叔你覺得呢?”

陸清陽聞言差點兒沒一個白眼翻過去,現在你曉得我們是兄弟,是一家人了啊?那當初我們兄弟幾個差點兒餓死的時候,怎麼就沒見著你們伸把手幫個忙呢?如今我們好不容易能賺點兒錢了,你就跑來想摻和了?

當年要是有這堂哥家的幫襯,他哥鐵定不能退學,現在來跟他們說這些,有意思嘛?別以為當年他小就不記得事兒了,那時他也有好幾歲了呢,要不是哥哥後來沒去上學,隻怕他們都餓死了吧?

他看得很清楚,這堂哥堂嫂啊,隻怕當年巴不得他們沒了呢,到時,他們家就這堂哥一家子,他們那老屋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他們家的了。

隻可惜啊,後來大哥不讀書回來掙工分,把他們兄弟兩個養大成人,還給起房娶妻生子,倒是叫他們失望了。

“大嫂,兩個侄女兒想學也可以,不過有一點兒我得先跟你們說清楚,這草鞋本來就不值當什麼錢,會編的人多了去了,我這呢,也就是賺個辛苦錢,剛好遇著人急要,但價給的不高。”

陸清源是什麼人呐?雖然知道堂嫂這是想來占他家的便宜,但卻也沒有直接拒絕,因為他很清楚,今天若是不滿足這位大嫂的要求,隻怕明天整個生產隊都能知道他在幹什麼了。

雖然包括大隊長在內的領導們對他的印象都還不錯,可這人吧,他禁不住人家眼紅陷害,謠言傳得多了,說不得他們家就要倒黴了,到時候沒準兒還得進裏頭蹲幾天呢。

這樣的賠本買賣,他陸清源可不樂意做,再者說,路同誌那裏也是說了,這鞋子啊,多多益善,隻要合格,他都收,便是帶著大嫂家的倆孩子一起編草鞋,對他而言也是好事兒。

隻要她們真做得好,那他其實不但賣了大嫂一個麵子,賺的錢還會更多一點兒,因此,他也不待大嫂回話便一臉認真的道:“不瞞大嫂說,這鞋子,人家隻願意出兩毛收。

我出材料,出人工的教兩個侄女兒,拋除成本的話,一雙鞋就隻能給她們一角錢,如果大嫂覺得可以,那就讓倆侄女兒來,如果不願意,就當我沒說。

當然,大嫂如果願意把材料給我們用的話,侄女兒們隻要編得合格的,我就一分錢不賺,按兩角錢轉給那位,大嫂覺得怎麼樣?成就讓她們來吧。”

現如今他們幾家人每天要用的材料不少,往年都拿來當柴燒,今年省著用都不算太夠,大嫂家裏人多,能分的材料不少,若是都拿來,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總比花錢去收別人家的強。

畢竟,拿錢買這別人嫌棄的玩意兒會惹人注意,而大嫂家願意出的話,別人也不能懷疑啥,他們也就能編更多鞋子而不引起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