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坐上了麵包車,舅舅坐在駕駛位上,然後啟動了麵包車。麵包車駛離了火車站,朝著我姥姥家開去。一輛麵包車,隻有我姥姥家小房子的一個屋子那麼大,卻在這時候坐下了4個人,還有三個大行李箱。
一路上顛顛簸簸,是因為經過的路,總是有坑坑包包,崎嶇不平吧!車軲轆使勁的旋轉著,然後車被車軲轆帶著向前走著。
這條坑坑窪窪的土路,是小時候我經常玩耍的地方。我記得姥姥家就隻要在這條土路上麵,一直走一直走,然後好像是有一個豎井,穿過那裏,在右轉,正數第四家就是我姥姥家了。
隻是如今,那一口豎井沒有人用了,已經被一大塊石頭壓上了,然後不再使用了。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了,就像是一口灶台,在被人們使用了幾十年之後,突然就停止使用了,家裏安了煤氣灶,灶台的那傳統的使命,真的就不複存在了。
一件老物品,他的真正價值又在於什麼呢?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所有的過去的一切都要忘記嗎?很顯然不是的,隻是我們都在這裏進化著。
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在不斷的進化著。從原始的隻會爬行的猿人,到現如今可以使用各種黑科技產品的我們。我們改變了太多太多,而有些先人的智慧,我們就慢慢忘記了,不再珍惜了。
就好比那一口水井,在自來水普及之前,用處是多麼的大。或許那個時候,要挑一桶水,需要大早上在那一口水井排隊好半天,才能打上來。而現如今,一口水井的命運卻與他的出生地有了關聯。
若是他生在某個著名的旅遊景區,便可以成為很久的觀賞物品。可若他就生在這裏,或者別的鄉村,在一朝的改變之後,自來水就頂替了他的位置,慢慢的,他會蒙上灰塵,然後被人遺忘。
或許隻有過去還用過他的人,才會記得他。他們是會懷念的,就像我的姥姥,總是坐在村口的那棵大槐樹下麵,聽著樹上喜鵲的叫聲,然後看起遠方。
她在等著某個人歸來,那個人便是我的姥爺。聽媽媽說,姥姥總是在村口的那棵大槐樹下麵,等著我姥爺拿著鋤頭,從田地裏回來。
幹了一天的活計,身上被蹭滿了泥土的芬芳。芬芳的泥土,是農民這一生最真實的寫照。老一輩人,一生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他們眼裏,土地是他們的孩子,他們要細細照顧他們,隻有這樣孩子的孩子,也就是他們的幼苗孫子才會茁壯成長。
這就是關於一個農民的故事。沒想到我也變的這麼多愁善感了,竟然從著坑坑窪窪的泥土路想起來村裏麵的那一口水井,然後又聯想起來這麼多事情。
我真的是太喜歡想象了,從做白日夢開始,一直到現在,我莫不是一直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突然車停了,停在了我姥姥家的大門口。
五月份來的時候,還是以前那個紅色的鐵門呢?後來聽媽媽說門換了,沒想到還真的是換成了銀白色的超長大鐵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