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自己的兩員大將被貶斥,新提拔上來的人就是齊歡。在所有人看來,這個人還是自己的人,這代表著自己和老爹之間沒有什麼矛盾;或者是有矛盾,已經被調和好了。
用他們的話,這個調和劑就是尚未出生的皇孫。
不過隻有朱厚照父子知道,這其實是早就計劃好的事情。
不過戶部那邊出了什麼事情,朱厚照還真不知道,因為這段時間他不想、也沒有精力去關注這些。
“回父皇,可是戶部出了什麼事情?”朱厚照看著老爹,有些遲疑的問道。
“戶部那邊已經把事情做完了。”朱佑樘笑著道:“別的不,你選饒眼光還是很好的。自從這個齊歡到任之後,做起事情來很有章法,也頗有手段,昨送的題本上,所有的地方都已經完成了。”
朱厚照當然知道是什麼事情完成了,那就是官紳一體納糧。
如此一來,朝廷的賦稅猛增,倒也是能夠做很多的事情,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是一個好事情。”朱厚照笑著道。
“的確是一個好事情。”朱佑樘也笑著道。隨後他抬起頭看著兒子道:“最近民間在議論海貿的事情,是不是又是你搞的鬼?”
朱厚照有些無奈的看著老爹,然後開口道:“這事怕是牽連不到兒臣的身上吧?”
“看看是什麼人在鼓動就知道了。”朱佑樘沒好氣的道。
朱厚照當然知道是誰在鼓動,其實就是遼東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在遼東的將門,還有在遼東有生意的勳貴和勳戚,以及參與進去的文官。
至於他們這麼幹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年遼東的發展很迅猛,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羊毛紡織產業也進行的非常順利,同時他們與朝鮮的貿易也是每年遞增。
這段時間他們又盯上了倭國,想要出海貿易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點,那就是運輸。遼東那邊想把東西賣到關內來,那麼運輸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依靠陸路運輸,不但運輸的數量少,而且路上的損耗也大,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打上了海上運輸的主意。
隻要有足夠的船開展海貿,他們就能夠把遼東的物品越全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尤其是江南。遼東的藥材在江南可都很好賣,江南的絲綢瓷器也能通過海上的船隻運送到遼東去,同時也可以販賣到朝鮮和倭國。
對他們來這都是商機,有錢自然就好推動,資本的力量很強大。
隻要朱厚照在其中稍稍露出一點意思,這些人就趨之若鶩。這些人一旦開始動手,被老爹發現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看著一眼老爹,朱厚照有些無奈的道:“倒是可以試試,畢竟現在這麼多人都在。先弄弄試試看吧,如果好的話,朝廷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即便失敗了也損失不大。”
朱佑樘知道兒子在胡扯淡,不過他覺得也可以試試。這兩年朝廷的商稅越來越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兒子在讓他們納稅。
在商人之中的地位,兒子可比自己高多了。雖然稅製還沒有改,但是像以前一樣偷稅漏稅的事情少了,兒子還讓人取消了各地的關卡稅,這幾年大明的貿易十分的繁盛。
在這樣的情況下,海貿自然就是成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畢竟賺錢誰不想?
於是朱佑樘點零頭道:“那就試試看吧,不過這件事情你想讓誰去負責?”
朱厚照想了想,然後開口道:“官職太高了不合適,官職太低了也不合適,不如讓唐伯虎去試試看吧。他在西北做的很好,也算是有經驗的官員。”
對於兒子提到唐伯虎,朱佑樘倒也不意外,不過還是有些遲疑。
倒不是他覺得兒子選人有什麼問題,而是覺得唐伯虎未見得能夠做得好。這大半年以來,唐伯虎名聲鵲起,卻不是因為他的才幹,而是因為他的詩詞。
邊塞才子,他的名聲已經非常大了,詩詞和畫作也非常受人追捧,可以是名震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