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豬肉都快吃不起了!越來越貴!”張母搖搖頭感歎到。
去年的這個時候,排骨才十七八一斤,要是運氣好,十五六也能買到一斤,但今年不知怎麼的,可能是去年的豬瘟給鬧得,今年的豬肉死貴,平日都快舍不得吃了都!
………
吃完午飯,張海就來到了後院,準備給自家的蜜蜂們搭一個大棚子!這樣遇到下雨就不用蓋塑料布了,再也不用擔心蜜蜂們淋了雨。
“喂,瘸子沒事的話過來幫我搭個棚子!”
“哎,知道了哥,我馬上過來!”
隨後張海有給張誠打了電話,好在現在是中午時間,大家都不是很忙。
叫來了兩人後,三人一番合集,簡單的規劃好了計劃,就開始了工作。
由於張海的要求不高,所以三人搭的棚子很簡單,就跟搭帳篷似的,先在地上搭起一個四四方方的木架子,隨後再蓋上篷布,其中一個方向要敞開,讓蜜蜂們能自由出入。
就這樣,哥仨忙了大約兩個時,終於全部搞定,幾十箱蜜蜂也都搬到了新家裏。
“好,終於搞定了!”張海高興的拍拍手道。
“那是當然,我們手藝那還用?”瘸子膨脹的到。
“得了吧瘸子,咱謙虛點行不?”堂弟張誠苦笑不已。
“嘿嘿,我這不是鼓勵下自己嗎?”瘸子厚臉皮的笑道。
張海無語的搖搖頭,打發走了兩個家夥,他開著車又出了門,準備去楊樹村看看,不知道能不能買到自己需要的蜜蜂。
…………
楊樹村距離張家灣也不遠,兩者不過相距了幾個村子而已,最多也就四五公裏。
當張海騎車進了村,感覺村裏太安靜了,一路上幾乎都沒見著個人影,看來又是個空心的村落。
現在黔省的農村幾乎都是這個樣,隻要離城市稍遠的地方,村裏幾乎都沒幾個人。
因為年輕人們都到外地打工,孩們也要到城裏上學,老人們也隻能跟著離開老家,來到城裏照顧孫子或者外甥。
好一會兒,張海終於在路邊遇到了個正在抽旱煙的老大爺。
“大爺,聽你們村有人養蜂是嗎?”張海將車停下,然後走過去給大爺遞了根煙。
“夥子客氣!”大爺笑著接過煙夾耳朵背後,然後指著不遠處的山包道“養蜂的楊老頭就住那邊,看到沒?就在那個半山腰,有棵楠木樹那裏!”
“看到了!謝了啊大爺!”
“嗬嗬,不用謝!”
告別了老大爺,張海騎著三輪就向村邊的山包駛去。
大約兩分鍾後,張海終於來到了養蜂的楊大爺家門口。
這是一座普通的農家院,院子中央是一棟青磚黑瓦的房子,房子四周都擺放著蜂箱,遠遠的就能聽到蜜蜂的嗡嗡聲。
“楊大爺?楊大爺在家嗎?”
“誰?誰啊?”好一會兒,一個七十來歲的老頭才從屋裏走了出來。
“楊大爺,我是張家灣的,來這裏是準備向您買幾箱蜜蜂。”張海連忙自我介紹。
“哦!張家灣的啊,張家灣我熟啊,年輕的時候經常和朋友到那邊去打漁!”楊大爺一邊著,一邊邀張海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