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設法見麵(1 / 2)

在會議上沒有偶遇前老板的風險,祁旻就放心多了。

盡管祁旻的博士生老板其實是個好人,即使她的文章n次被拒也沒有卡她畢業,甚至為了讓她畢業還給她蹭了一篇別人的文章。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祁旻讀博時沒有做出什麼特別值得稱讚的成果,也不是非常努力的類型,她前老板覺得留著她在自己實驗室也沒有多大用處,不如讓她正常畢業正常回國。

這年頭都變成了,優秀的博士生常有可能被卡畢業,而普通人隻要沒出什麼嚴重的錯誤,多半兒都能正常畢業。其實這和企事業單位的基層一樣,普通人該升職的都升職了,而特別能幹的人反而會被留在一線崗位上。

可是往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在讀博或者當博後期間做出來的。如果在這期間都沒做出什麼重要的成果,那麼恐怕也就隻能去一個普通的學校當pi了,例如祁旻現在這樣。而至少在國內,科研資源在眾多大學之間的分配是如此不平均,並且學校的名號也會影響課題組申經費,因此也就導致了一流的成果大多出在一流的學校,二流學校的多數課題組也隻能一直產出二流的成果。

祁旻這個二流學校的小pi,能把她從讀博的一流學校帶來的課題繼續往下做,其實也算是一個機遇。

隻不過如果她兩三年做不出來,實驗室又沒有積累起做微生物實驗的經驗,那麼剩下兩年恐怕也搞不定她新申的土壤微生物分析的項目,估計過tenure可能就瞎了。

所以做一流課題也是有利有弊,利在於能做點兒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還能借此發幾篇水文章,弊則在於萬一做不出來或者做出來驗證假設是錯的,可能連水文章都沒得發。

好在祁旻現在已經能用256x256x256的微型類腦體做機器學習測試,測試的結果還算是個positive result。倘若動物實驗真的做不出來,她隻貼機器學習的結果,把文章降幾個檔次好歹也能發了。隻是她現在參加這個國際會議,看到的都是學術界高水平課題組的一流課題報告,不免對此等自降檔次的事情心有不甘。

聽大佬的報告真是越聽心裏越憋屈,不禁引起自己內心中靈魂的拷問:我怎麼沒想到這麼巧妙的方法?我們組怎麼就沒有這麼好的課題?我們院係學校怎麼就不能提供那個非常貴但是超好使、能節省時間搶在別人前麵發文章的xx設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來自一流大學的pi聽了大佬們的報告後頗受啟發,吃午飯回去就想出來了新點子。而對於來自第三世界國家二流學校、沒錢沒資源的小pi,聽了之後就隻剩下羨慕了。

祁旻就是帶著各種羨慕聽完了最後一場報告。她回到酒店後想了半天,覺得自己在學術方麵的前途大概也就這樣了,但是私人關係上的事兒必須得解決。

躺在酒店房間的床上想了很久,她應該怎麼見安東?她如何去見還另說,首先得讓安東願意見到她。平心而論,如果是因為安東的失誤導致米米受到永久性傷害,那祁旻估計當時就能氣得捅他一刀。安東沒有對她進行報複,祁旻覺得他是已經很克製了。而她回國這已經過了大半年了,一次都沒有在skype上跟米米視頻通話過,可見安東恐怕是不想讓米米再見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