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飛著媚眼:“船長,你請我們,不會還是牛肉拉麵與黃燜雞米飯吧。”
胖子說:“他這店中,就是三樣,不請這兩樣,就是請吃早餐。”
張傑站起身:“才不是這三樣,船長說是新品。”
“新品?”王海站了起來:“你怎麼知道?”
張傑得意地說:“我與船長是人生六鐵,能不知道。我昨天晚上還幫船長釆購原材料呢?你們知道那有什麼東西?”
“什麼東西?”李辰問。
張傑拿出了一張單子,念了起來:“羊肉。牛肉。豬肉。牛板筋。魷魚。雞翅中肉、雞腿肉。黃花魚、鯽魚、平魚。土豆,茄子,尖辣椒,香菇,黃瓜。臭豆腐,豆腐幹……”
眾人將目光投向了曹磊:“船長,你是要辦酒宴來招待我們嗎?”
“不是中餐酒席。”
“那是什麼?”
“聽說過自助餐嗎?”曹磊問道。
“聽說過,沒吃過。”大家說。
自助餐,亦稱頓飯,它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國際上所通行的一種非正式的西式宴會,在大型的商務活動中尤為多見。它的具體作法是,不預備正餐,而由就餐者隨意在用餐時自行選擇食物、飲料,然後或立或坐,自由地與他人在一起或是獨自一人地用餐。
相傳這是當時的海盜最先采用的一種進餐方式,世界各地有許多自助餐廳以“海盜“命名。
海盜們性格粗野,放蕩不羈,以至於用餐時討厭那些用餐禮節和規矩,隻要求餐館將他們所需要的各種飯菜、酒水用盛器盛好,集中在餐桌上,然後由他們肆無忌憚地暢飲豪吃,吃完不夠再加。
海盜們這種特殊的就餐形式,起初被人們視為是不文明的現象,但久而久之,人們覺得這種方式也有許多好處,對顧客來說,用餐時不受任何約束,隨心所欲,想吃什麼菜就取什麼菜,吃多少取多少;對酒店經營者來說,由於省去了顧客的桌前服務,自然就省去了許多勞力和人力,可減少服務生的使用,為企業降低了用人成本。
因此,這種自助式服務的用餐方式很快在歐美各國流行起來,並且隨著人們對美食的不斷追求,自助餐的形式由餐前冷食、早餐逐漸發展成為午餐,正餐;由便餐發展到各種主題自助餐,如:情人節自助餐、聖誕節自助餐、周末家庭自助餐、慶典自助餐、婚禮自助餐、美食節自助餐等;按供應方式,由傳統的客人取食,菜桌成品發展到客前現場烹製、現烹現食,甚至還發展為由顧客自助食物原料,自烹自食“自製式“自助餐。
在後世,這種自助餐很流行,但是在1931年,在中國,人們隻聽說過自助餐,很少人吃過自助餐。
“今天晚上,我辦的就是自助餐,你們喜歡吃什麼,就拿什麼,吃飽為止,但不允許浪費。”曹磊解釋說。
曹磊的話,讓大家興奮不已,他們吃過牛肉拉麵,吃過黃燜雞米飯,也吃過漢堡與炸雞,那些都是美味,相信曹磊推出的自助餐,更能讓他們大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