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來,因為局勢已經穩定,很多人家又熱鬧起來,張羅著替自家女兒相看人家的人也開始行動起來,算算麗娘也已經十七歲了,雖說和鎮國將軍府心照不宣,卻終究什麼約定都沒有,年齡已經算大的了。
齊氏便勸麗娘道:“姑娘沒事兒可上街走走,和各家閨秀說說話兒也好每日悶在家中,當然覺得無趣。
麗娘卻搖了搖頭,外頭的事情再好,卻終究提不起興趣,還不如自己一個人清靜。
對於這位從小帶大的小姐,齊氏還是有一點了解的,對她的心事也能猜到個七七八八,隻是這種事情終歸還是要自己解開心結,旁人說什麼卻是無用的。
齊氏也歎了口氣。
夏天過了之後,西北捷報頻傳,不但收複了失地,甚至將北戎打回了祁連山,將國土擴張三百餘裏,如今我方占盡優勢,舉國上下自然是歡騰一片。
前方的將士也都陸陸續續從西北歸來,定國侯府的男人們除了鸞哥兒之外盡數在外出征,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最高興的莫過於定國侯府了。
麗娘也心情也逐漸忐忑起來,和陳景澤許久未見,麗娘對他的麵目甚至都已經有些模糊了,唯一印象深刻的便是陳景澤寄回來的那些信。
信中語言風趣幽默,唯有看到那些的時候,麗娘眼前才會浮現起一點陳景澤的樣子。
隻是上過戰場的人,大概和記憶中的樣子會完全不一樣吧。想想陳景澤從前一副白麵書生的樣子,膚色比自己還要白皙,在外頭廝殺一年多,估計黑了不少。
因為在信中大家都是報喜不報憂,也不知道陳景澤是否受過傷,是否有過生死攸關的時候,當初自己叮囑過他“不要破相”的戲言,是否能如約實現。
在這個時候,卻傳來了一件噩耗,臨江王府的世子爺、三軍左將、嘉娘的夫君趙恪,在即將勝利的時候,卻意外戰死身亡,屍首送回京城安葬,皇帝下旨,舉國大悲。
嘉娘仿佛也因為此事一夜之間整個人都變了,麗娘到臨江王府去見她的時候,嘉娘雙目淚流已經到幹涸,見了自己的親妹妹,還是勉強扯出一個微笑。
趙恪待麗娘素來不錯,看到嘉娘這個樣子,麗娘想上去勸兩句,自己卻先哭了出來,終究是無言以對,還要嘉娘卻勸她道:“逝者已矣,妹妹不要傷心了。”
親姐姐遭逢這樣的事情,麗娘自然要留在臨江王府陪著,一直到趙恪安葬之後,嘉娘情緒漸漸穩定,沒有那麼傷心,麗娘才從王府歸來。
隻是嘉娘大悲之下沒有那麼多經曆照顧許多事情,素來要強的嘉娘也終於呈現出了一種支撐不住的樣子。
嘉禾莊的事情又一次落到了麗娘的肩頭。
再一次接觸這種東西,麗娘到還算是得心應手,主要也是因為嘉禾莊已經漸漸有了規模,所有的事情自有一套體係,上頭的人隻需要發號施令即可,並不用事事親力親為,費太多心思。
又過了幾個月,臨江王世子之死仿佛已經翻篇兒,前方將士陸續回京,嘉娘卻在這個時候,離開京城出發去了西北,悄無聲息的誰也沒有通知,麗娘知道還是在三日之後,收到了嘉娘走之前的留書,讓她到定國侯府去幫自己遮掩一下,具體的原因也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