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宮秘史(1 / 3)

["蘇梓幾乎已經算是成為了眾人的焦點,就算是那些寧宣寧啟不太熟絡的皇子王爺們沒有和蘇梓有過接觸,但是那些傳言都已經傳開了,蘇梓的模樣他們或多或少都是聽人說起過,今日一見果然是和傳言一模一樣。

麵對那些偷偷斜過來的眼神,蘇梓也是不以為然,時不時的和墨夜談笑風生,兩個人看起來伉儷情深,倒是和寧宣沒有半點意思。

而此時的寧宣卻也是一臉淡然,要麼自斟自飲,要麼和寧啟說上兩句話,從始至終寧宣的眼睛沒有沒有往蘇梓身上瞄過。

那種冷漠的表情,看起來也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思,這也不得不讓眾人奇怪了。

聽說九王爺對失蹤的九王妃用情至深,自從九王妃失蹤以後,他就極度頹廢,把自己關在寢宮中沒有出來過。

這一次是大皇子回來,九王爺是肯定要出麵的,不過他居然連看也不看一眼那個女子,倒是著實有點讓眾人奇怪了。

畢竟,那張臉雖然一樣,就算不是本人,寧宣看上一眼也不礙事吧,他這樣冷漠,難道就是心中恐懼,或者怕自己看到以後一發不可收拾?

眾多猜測在那些人的心中流轉,但是眾人也隻是敢在眼神之間交彙,誰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說上一句話。

不過,偏偏鸞妃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更何況今日皇上在大皇子回來的宴席上把她也叫來了,正是彰顯了對她的寵愛。

聖上的寵愛,就是給了鸞妃最大的權利,所以說出話來,鸞妃也是毫無顧忌了。

鸞妃的目光在寧宣和蘇梓的身上流轉片刻,隨即哼聲一笑,卻也是讓底下的人安靜了下來,眾人都知道她這是要說話了。

對於底下的反應,鸞妃也是很滿意,“各位,今日即是歡迎大皇子回來的宴席,又是皇上的家宴,本宮在這裏看著,也是很高興的,大皇子,本宮敬你一杯。”

所有的王爺和皇子加起來一共要有四十多人,所有人都是一臉奇怪的看著鸞妃,不知道她這葫蘆裏麵到底賣的什麼藥。

若是要論敬酒,是怎麼也輪不到鸞妃的。

其一,就是大皇子是皇後的兒子,且不說皇後還沒有敬酒,鸞妃和皇後之間的關係也是不容小覷的,皇後雖然沒有表態,但是鸞妃一直都是和她針鋒相對的,這樣的事情早就在後宮之中傳開了,鸞妃敬酒,很容易換來大皇子的反感。

其二,那就是那些王爺和皇子們的敬酒了,雖然大家和他之間客套了不少,可是,皇上雖然說隨意,但是總要有一個走場,皇上和皇後敬酒之後,才能讓鸞妃敬酒的。

不過,既然鸞妃端起了酒杯,大皇子是肯定不會拒絕的,畢竟,大皇子為什麼會離開皇宮,眾人都是心中皆知,誰也沒有說出口而已。

當年,前皇後暴斃而死,死因在十五年前突然被一封從天而降的布帛落到了皇上的手中,上麵清清楚楚的寫著,前皇後的死就是現皇後造成的,現皇後就是為了當上皇後,所以才命人在前皇後的飯中下毒。

不過,這件事情隻單單憑著一張布帛就當真而廢黜皇後,有點太過牽強,但是那個時候正值前皇後的祭日,這件事情也是拿捏的非常準當,正是在皇上給前皇後一訴衷腸的時候出現,其中而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

皇上借著給現皇後洗刷清白的由頭命人仔細的調查此事,還口口聲聲下令,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徹查到底,其中到底是有幾個意思,也就隻有那些負責調查此事的人才能知道了。

表麵上說是為了給現皇後洗刷冤屈,其實就是在到處搜羅現皇後的證據。

而王公公和陳平年也抓住了這個機會,把他們多年來搜尋到的證據全都呈了上去,雖然那些證據都是有些晦暗而不完全,但是皇上的心裏也是跟明鏡似的,早就看出了前因後果。

但是,最終這件事情還是因為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而不了了之了。

平白無故的讓現皇後蒙上了這樣一層不白之冤,皇上也是必須要給一個說法,所以,皇上當中全朝文武百官的麵,問皇後,“你覺得冤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