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市委機關家屬院就格外繁忙,人流進進出出,絡繹不絕,好像夜市似的。不過進出的人大多都較為神秘,生怕別人發現自己行蹤似的,不用說都知道是幹嘛的。
市委機關家屬院是八十年代建成的,盡管在後來陸續新建了幾棟單元樓,但依然保留著那個年代的風格,殘留著“樸素”的人民公仆形象。甚至從中穿插著幾棟老式筒子樓,裏麵居住著至少是副處級的領導幹部。
按道理說,這個級別的人物完全有能力在他處購買一套甚至多套房屋,可他們依然“賴”在這裏不走。外人詢問為什麼,他們虛心假意地道:“在一個地方待得時間長了,有感情了,何況這裏上班近,幾步路就到了。房子雖舊點,能住下就行了。”不管所說是否真假,隻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陸一偉當然不相信,條件好了,誰不願意住更大更寬敞的房子,隻能說明,他們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思。
市委家屬院雖不是高檔小區,但在北州市絕對算得上令人仰慕的神聖之地。這裏住得都是北州市的各路官員,市委書記、市長都安居於此,其身份和地位可想而知。於是乎,在市委家屬院附近建成的商品房,成為北州市價格最高的黃金地段。而市委家屬院的一些老樓房,更是炒得離奇貴,按照北州市房價均價每平米1800元算,市委家屬院的一套舊房子就能賣到4000多元每平,貴得令人咋舌。但就這樣也阻擋不了一些人瘋狂搶購,其中不乏是一些基層官員和企業商人,寧願蝸居在筒子樓裏,都不願去郊外寬敞明亮的大房子居住。為什麼?說到底,還是虛榮心在作怪。
如果搶占先機在此購買了一套房子,走出去別人問你在哪住的,你可以拍著胸脯拍成心肌梗塞自豪地道:“市委家屬院!”說這幾個字的時候一定要聲音洪亮,最好讓更多的人聽到,然後等待別人羨慕的眼光。就連打出租車都可以自信滿滿,眼光輕蔑地告訴他,這是身份的象征,地位的象征。
說完外人,再說自身因素。一些官員在市委家屬院待得時間長了,確實有一定感情,但這隻是表麵現象,更多的時候,他們想最大限度地接近權力中心,就算有任何風吹草動,也可以及時應對。他們居住在此,不見得子女也跟著一起居住,或許子女享受著現代化的優越環境,這裏不過是一個成長的記憶罷了。
中國官員最為可憐,不敢穿著名牌,不敢享受奢華,甚至不敢享用作為一個自然人的正常活動。他們自稱是“人民公仆”,其一言一行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們,一有不相得體的地方,立即遭來非議,苦不堪言。更多的時候,都是子女替他們實現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到市委家屬院送禮,絕對是一門學問。你不能白天送,太紮眼;你不能提著大包小包進進出出,別人看到了總不是那麼回事。尤其是一些退下來的領導幹部,在位時看他的絡繹不絕,差點把門檻都給踏破了,可退下來以後,門可羅雀,寥寥無幾,飽受著人間冷暖。心裏嫉妒不平衡的他們無所事事,有意無意地每天觀察那個領導幹部家登門的人多,那個登門的少,從這裏掌握北州政局的動向。
要說最了解官員各家情況的人,應該是身份卑微的“掃地僧”門衛。隻要進大門必須登記,並說明找誰,幾點幾分進去,幾點幾分出來,這都得寫清楚。如此詳實而豐富的珍貴資料,竟然掌握在一個不起眼的門衛手裏。其實,要想查誰,直接把門衛抓走便是,誰不知道更多實情,但他們手中的記錄絕對是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