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鬥元者首先要精心凝神,感受骨骼之中蘊含的細微能量,也就是“骨氣”。
“骨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潛在能量,沒人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它存在於骨骼內部,具有陰陽兩種截然相反的屬性。
但通常骨氣中的陽性極為微弱,而陰性則占據了主導地位,因此,絕大多數人的骨氣都是陰性的,這也正是杜熊等人的鬥元屬性都呈現極寒的原因。
經過無數代強者的摸索研究,得出了一個不容質疑的結論:陰性骨氣具有強化肉體、增幅靈魂強度、提升人體力量、速度、耐力、敏捷等等能力,而且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能力等待人們去開發。
修煉者正是將所有陰性骨氣聚集在一起,形成鬥元後,再不斷挖掘鬥元的能力中逐步成長,挖掘的能力越多,獲得的力量就越強,從而使人發揮出強橫無匹的力量,因為這種超凡的力量最適合用於戰鬥,所以修煉這種能力的人,被稱為鬥者。
而陽性骨氣在人體內的含量極為微弱,僅能察覺到它的存在,根本無法研究它的能力,更無法像陰性骨氣那般凝聚運用,因此逐漸被忽略。
當然,骨氣並不等於鬥元,感受到骨氣的存在後,需要修煉者以自身意念力將分布於全身的骨氣通過筋脈血管的輸送,凝聚在心髒區域,所有骨氣彙聚在一起凝結成一股能量,然後通過心髒的泵壓作用加速傳送到全身任何部位,至此,修煉者才算真正的成為鬥者。
凝聚鬥元的程緩慢而複雜,需要修煉者擁有足夠的意念力。
楊帆了解到這些之後,嘴角浮現一絲微笑,他此時才明白為什麼要舉行淘沙大賽。
新晉弟子還隻能算是半隻腳踏入了鬥者的行列,光擁有鬥元還不夠,還需要擁有足夠的意念力,如果三個月之內無法完成鬥元的凝聚,說明此人的意念力不夠強,即便最終能凝聚鬥元,也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鬥者。
但這個問題,對楊帆而言卻並不算問題。
他天生就遺傳了父親那種強大的意念力,不要說與同齡人相比,即便與那些向來以意念力強大而著稱的奧術師相比,也毫不遜色。這也正是他能在數月之內就凝聚出超強殺意的原因。
按照鬥元紀要上記載的方法,楊帆凝神靜氣,憑借自己對體內每一絲變化的感應,在腦海中描繪出了一幅自己身體的立體透視圖。
在這個模擬的影像中,心髒的跳動,血液的流動,甚至連肌肉收縮、毛孔的舒張,任何一絲一毫細微的變化都無法逃過他的感知。
但當他將注意力集中在骨骼上的時候,很快察覺到依附在骨骼上的細小血管和脈絡,其中有一些透過骨骼關節處的細小孔洞深入骨骼之中,顯然就是鏈接骨髓與血脈的關鍵所在。
然而除此之外,並沒有發現絲毫異常,鬥元紀要上所說的能量更是毫無蹤跡。
進一步集中注意力,楊帆很快發現,骨骼也不是通常看上去那麼光滑,上麵也有極為細小的凸凹,若是用眼睛去看恐怕很難發現,隻有用心神凝視,才能感覺得到。
這一發現令楊帆暗暗驚異,難道骨骼是由無數極為細微的顆粒連結在一起形成的嗎?不然怎麼會有這樣多的凸凹之處?
心有所想,意念力頓時動搖,好不容易模擬出的身體圖畫在腦海中消散。
楊帆並不氣餒,再次靜心凝聚,這一次他很快就察覺到了異常。
骨骼上那些細小的凸凹處,不時爆出一絲絲紅白相間的“火花”,這些火花比凸凹出更為細小,不注意根本察覺不到。他清楚,這就是骨氣了。
他立刻將所有心神全都放在這些火花之上,心中不斷的重複著讓它們聚集在一起。但那些火花就像一個個調皮的精靈,不但沒有按他的想法凝聚,甚至何時出現,出現在何處都無法感知,有時接二連三的爆起,有時許久都不冒出一個,這讓楊帆極為無奈。
終於,在經過無數次的嚐試之後,少部分火花會應念而生了,它們極為靈動的湊在一起閃耀跳躍,緩緩凝結成了一絲霧狀能量,縈繞在他的骨骼表麵,紅白相間,分外醒目。
細看之下,霧狀能量中的紅色與白色雖然混雜在一起,但相互之間卻又涇渭分明,一點也沒有相互吞噬融合的跡象。
至此,楊帆總算完成了對骨氣的感知,他鬆了口氣,緩緩收回注意力,站了起來。
從修煉室出來,見嬌雀正一手支著下頜坐在門邊的桌椅上打瞌睡。
楊帆心情大好之下,生出一絲捉弄她的念頭,輕手輕腳的走到她麵前,彎下腰來湊近她的臉龐。保持在與她精致的臉龐相距不足一尺的距離上,含笑注視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