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沈輔已經抵達玉門關,將要正式走出大漢國界之時,中原的局勢驟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政徐州十數年,參與陳留會盟的陶謙突然病重,命其子陶商執掌徐州軍政,以別駕趙昱,治中從事王朗,主簿陳登,下邳太守劉備輔佐之,致使徐州人心惶惶。
不久之後,一直作為徐州先鋒軍的臧霸突然領大將軍袁紹的任命,擔任琅邪國相,脫離徐州的統治,聽命大將軍府。
此事一出後,很多人明白袁紹開始動手,陶商火速派人去聯係臧霸,但根本沒有見到,甚至被直接堵在了城外,整個徐州似乎瞬間風雨縹緲了起來。
在徐州彭城,刺史府內,一名長相倒是不凡,但此時滿臉緊張,有些不知所措的書生氣男子,望著在場劉備,趙昱等,著急道:“臧霸反叛,奪我徐州精兵,現在該如何是好?”
正是陶謙之子,陶商。
“此定是袁紹之奸計也,主公不可輕饒”趙昱麵帶怒色道。
聽到這話,一位麵相清秀,舉止優雅的官員眉頭一皺,站出道:“公子,登早就過,主公病重的消息,被人傳出去後,第一件事情便是厚賞臧霸,厚賞各級將領,以安其心,可是屬下僅僅出去巡視了一下今年的農墾,主公便改厚賞,為征召,讓臧霸火速前來彭城,臧霸原本同主公就是聯盟的關係,公子如此做法,其定會認為公子不懷好意,乃奪權之舉”
聽到這話,趙昱麵色一沉,陶商突然改變主意是因為他,但這沒辦法,陶商資曆太低了,若主公突然去世,估計管不住臧霸,然沒想到這樣做,反而被袁紹利用了。
“元龍,此乃商之過也,如今該怎麼辦?”陶商聽後,慚愧道。
開口之人,便是被陶謙認定為下一代柱石之臣的陳登,陳元龍,其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五歲,便舉孝廉,任東陽縣長,如今更是掌一州之農業,控糧草之運轉。
陳登看後,嚴肅道:“公子不必太過擔憂,那臧霸雖然獨立了,但確心有溝壑,非忘恩負義之人,其不會直接被袁紹利用,進攻我徐州其他各郡,所作所為也不過是為了自保,主公當書信一封給臧霸,言明徐州本就是兩家所得,公子將直接上奏子,表揍其為威義將軍,統三郡之地,以安其心”
“好”陶商連忙點了點頭。
旁邊一直沒話的劉備,仔細看了一眼陳登,目光當中盡是欣賞。
“除此之外,主公當立刻傳信袁術,向他明事情的嚴重,袁紹絕不會僅僅對我徐州動手,估計還其他的策略,來分化中原聯盟的力量,如今這個時候,必須以功為守,以快打慢”陳登認真道。
聽到這話,趙昱一驚,道:“如今我徐州這般情況,如何對袁紹開戰,須知他袁紹可還有公孫瓚,以及把控朝廷的沈輔為盟”
“不,他們盟約很有可能沒有達成”陳登回道。
“為何,元龍”劉備親切的問道。
“因為若是聯盟達成的,袁紹絕不會施展這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他會直接三方出兵,同中原聯盟大戰,但他沒有,另外根據可靠消息,西域都護,征西將軍馬騰被人暗殺,一直坐鎮長安的沈輔似乎親自北上,準備會麵西域諸王,這是一種信號,代表著沈輔對袁紹的失望,以及警惕”陳登目光深邃道。
眾人一聽後,劉備忍不住的讚賞道:“元龍大才也,下翻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