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爾雅帶著包子娘和溫大丫,忙活著做好了十盤子鬆鼠魚。
魚做好之後就交給了趙家人,他們家為了保證菜肴的冷熱,可是是西廂房都倒騰了出來旺旺的燒著好幾個大灶呢。
做好了鬆鼠魚,下一道菜是軟炸裏脊
比起鬆鼠魚來,這軟炸裏脊就簡單多了,而且也不用一盤盤的分著做,一起做好了再分盤裝就好了。
宋記肉鋪送來的豬裏脊肉很是新鮮、地道,溫爾雅把那些裏脊肉洗好、切好、放上佐料醃了一會兒,期間麵粉和雞蛋調製合適了,醃好的裏脊肉放在雞蛋麵裹一裹,然後小火低溫的炸製直至滿滿的變黃然後撈出來,等著所有的肉條都這麼炸了一遍,然後再重新放入油鍋裏,大火猛炸,幾秒鍾後頭條的外殼變脆了,撈出來裝盤就成了。
同樣的,做好了軟炸裏脊也交給趙家去保溫。
接下來的菜肴是鹽煎雞翅,這道菜吃起來美味,做起了卻很簡單,簡直的過程中甚至不需要加一滴油,隻把雞翅本身的油煎出來就夠用了。
鍋熱了,可以聽到“滋滋”地冒油聲響了,轉了小火,開始少量的均勻地往雞翅上撒鹽,可以清楚地看到雪白的鹽粒在雞翅上慢慢地融化,但就這個過程也算的上是賞心悅目了。
很多人喜歡烹飪,看著這種鹽粒融化的過程這也算的上是烹飪的樂趣之一了。
溫爾雅心頭微微感慨著,手中卻沒有停,把做好的鹽煎雞翅送走之後,就是紅燒豬尾了。
這一道比較耗功夫的菜肴,好在也不需要分別烹製,直接做一大鍋分盤裝就好了。
足足有半個多時辰,色澤紅亮、皮肉粘稠的紅燒尾巴才出鍋。趁著熬燉豬尾巴的空檔,溫爾雅又做鹵豬舌炒白菜幫、薑絲炒豬心,蔥香豬耳、香芹拌豬心和香炸豬腸豆腐,還把豬肺蘿卜湯也燉上了。
當然了,那熬了一晚上的老母雞高湯也就派上了用場。
趁著豬肺蘿卜湯燉製的功夫,溫爾雅這才把目光投到了那堆略帶苦味的蓋菜上麵。
這菜做起來也比較簡單,而且還有現成的老母雞高湯,隻需要把薑和豆腐放到水鍋裏,兌上高湯一起大火燒開,等著豆腐被燉的起了一個個的鹽粒大小的小窩窩,再放入洗好切好的蓋菜就好了。
今天的席麵一大桌子都是葷菜、很油膩,最後上這麼一道稍稍帶著苦味的蓋菜豆腐湯,最是合適不過了。
從太陽未出一直忙到了日頭升到頭頂,溫爾雅一家子結結實實的忙活了一上午,把最後一道解油膩的蓋菜豆腐湯上了席麵之後,這桌宴席才算是徹底的做完了。
緩緩的直起了身子,溫爾雅一邊垂著發酸的後腰,一邊抬眼朝著院子外麵看去,那裏正是酒酣耳熱的熱鬧著呢。
因為趙家刻意大操大辦,不但街坊鄰居、直屬親戚都請了,就連那些拐著彎的親戚也讀請來了,光酒席就擺了十桌,屋子裏根本放不下這麼多人,趙家人幹脆在院子裏搭了一個臨時的棚子,裏麵旺旺的燒上了幾個大炭火盆子,大家熱熱鬧鬧的吃菜、喝酒,倒也看出冷來。
一直在灶膛裏負責燒火的溫大丫長出一口氣站起了身來,卻因為做的太久了,雙腿發麻,差點又一下子跌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