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本來以為自己母親隻是和自己提提,卻根本沒想到這事還是真的了。
第二天一起床,趙悅還打算出去溜達一下,好好逛一逛這汴京城,那知道就被母親給找了過去。
才坐下來,趙悅明白了自己母親的打算,居然是真的要將他送進國子監讀書。
趙悅苦著臉,一臉不情願道:“娘親,能不能不要去國子監讀書?”趙悅很是無奈的看著自己的母親。
趙悅母親搖著頭,很肯定道“不行,我已經打聽好了,這屆國子監招生的監事是王大人。王大人和我們趙家有舊,機會難得。我已經讓周管家準備好了一份禮物,今天你就去開封府拜訪王大人。”
國子監是大周朝設立在汴京城最高學府,也叫做東京學院。一開始國子監招收學員是很嚴格的,隻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稱為國子生或監生。大周朝立國之時,招收學員是沒有定額的,但隨著發展,後規定每年最多招收200人為限,分為春秋兩季招生。
到了現在,招生資格也不在局限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走些後門和關係,一些富商子弟都能進入國子監了。
此刻已經入秋,正是國子監今年秋季招生的季節。沒想到趙悅的母親連招生的監事都打聽清楚了。
如果趙悅還是之前紈絝子弟模樣,爛泥扶不上牆,趙悅母親是不可能有著想法的。正因為趙悅最近的表現有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表現,讓她有了將趙悅送入國子監讀書想法。
被母親逼著,趙悅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出門之後,就帶著母親準備好的禮物,前往開封府府衙。
其實趙悅也不是很排斥讀書,畢竟這時代縱然沒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麼濃烈的功名氛圍,但入仕做官也是絕大多數百姓最渴望的想法。
何況大周朝與曾經的宋朝一般,也是推行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這時代,讀書人和士大夫才是這世界的統治階層,才是這社會最有地位的階層。讀書入仕,才是步入上流社會,跨入統治階層的最有效的正途。
士農工商,這商人的地位,可是排在最後的,甚至商人的地位還比不上工匠。
汴京城也稱為開封府,所以汴京府也叫開封府。開封衙距離趙家並不算是很遠,坐馬車需要一刻鍾。趙家曾經是有馬車的,但現在嘛,隻能步行前往。
趙悅帶著一個下人,走了快小半時辰,才來到了開封府衙。送上了拜帖,等了差不多一刻鍾,趙悅才步入了開封府衙的後院。
這屆國子監招生監事,正是開封府知府王安石。他也是汴京的國子監監事。
趙家當年有恩於王安石,趙悅母親托周行福提出想要將趙悅送入國子監讀書,王安石隻是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
當然,同意是同意,王安石卻要親自見一見趙悅。
來到府衙後院,走過幾個回廊,趙悅被帶到了會客室。王安石正在前院處理府衙事物,足足等了差不多一刻鍾,趙悅才聽到腳步聲過來。
不一會兒,就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走了進來。來人身著紫色羅袍裙朝服、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再以革帶係緋羅蔽膝。方心曲領,白綾襪黑皮履。
來人年紀約為五十來歲,高挺鼻梁,濃眉大眼。對方一進來,就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