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富有現代氣息(1 / 2)

["有錢就好辦事,趙悅既然要做一個劇院,自然就舍得花錢了。

作為大周朝的首都,汴京城自然彙聚了大量的能工巧匠。而且這個時代,已經開始出現行業協會之類的組織。所以,花了一些錢,趙悅就招來了數十位工匠。這些工匠,有泥瓦匠、有木匠、有打鐵匠,總之來的人不少。

襄城公主提供的場地,確實很滿足趙悅的要求。不過想要變成他想要的劇院模樣,則還是要花很大功夫進行改造的。

主體建構是不需要改變了,但裏麵的很多設施都需要完善。比如添置適合數百人一起欣賞歌舞的看台座位,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此外,還要考慮到人數太少,這門票價格自然不低,所以這看台必須建造的舒適一些。再加上這時代還講究尊卑,講究階級,又得考慮一下設置不少能承托人身份的座位。

這些想法,可是讓趙悅耗費了不少腦細胞。好在這梨園場地確實比較大,可以讓趙悅有足夠的空間來布局。

梨園本身是一個圓形的建築,外圍便是回廊分為兩層圍繞,一上一下。趙悅就利用這布局和落差,拆掉了不少建築和東西,圍繞中間的高台,直接改造為漸變的高低看台,把這圓形的回廊,擴展為多重看台。

拆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建築,增加了看台後,趙悅又按照後世電影院大劇院的模樣,開始增添座椅。

說到座椅,就讓趙悅感覺有些頭疼了。按照趙悅的想法,一個人看一場演出,滿打滿算按兩個小時算,這座位可不能太隨意了,要不然坐著不舒服,看起來都難受。所以,觀眾的座椅,是非常講究的。

這大周繼承了唐風,家具雖略偏胡人風格,但後世的太師椅,居然還沒有出現。

這時代的桌椅,基本上都以矮榻為主。當然,也有一些胡凳胡床,可並不是太流行。特別是在統治階層,更略帶排斥,大多數人的家裏,依然以矮榻為主。

什麼是矮榻呢,就是人還要跪坐的那種桌椅。這種桌椅,人坐久了,那可是受罪不小。

至於太師椅,也叫官帽椅,就是後世有著扶手,人的膝蓋可以伸展的椅子的雛形。太師椅的出現,就是人從跪坐變成了直坐的過程。等到太師椅的出現並流行,人的膝蓋才算是徹底的解放出來,可以伸展。

不過,讓趙悅驚奇的是大周朝現在居然還沒有這種椅子。不得已,趙悅自己畫圖紙,吩咐木匠連夜打造。

當第一把太師椅出來後,木匠們都忍不住嘖嘖稱奇。等到木匠親自坐過之後,更發現了這太師椅的好處,人坐著,兩手扶著扶手,膝蓋也不用跪彎著,人的姿勢更輕鬆,確實比較舒坦啊。

“少爺,這椅子,坐著還真是舒服。”

周行福也親自坐了一會太師椅,發現這椅子確實比其他的椅子更舒適,忍不住讚歎道。他看著趙悅的眼神,就更多了崇敬了。自己家的這個少爺,怎麼會忽然懂得那麼多了呢?

舒服嗎?趙悅看著那全是木頭的椅子,可不覺得舒服。習慣了後世沙發柔軟的桌椅,讓趙悅在這種硬邦邦的木頭椅子上坐上幾個小時,他覺得會感覺腰酸背痛腿抽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