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和趙悅所料不錯,《西廂記》一上演,瞬間博得了所有觀看者的好感和喜愛。所有人,都被戲劇這種新鮮的說唱藝術給鎮住了。
是的,說唱結合,又是音樂,又是講述故事的形式,完整描述一曲可歌可泣、悲歡離合的愛情浪漫故事,這種浪漫的愛情故事,非常的符合具有浪漫主義精神的大周朝人的口味。
是的,這時代的大周朝人,因為富足而安定的環境,造就了骨子裏蘊含著極具浪漫主義的因子,《西廂記》這樣一出戲劇,著實把喜歡玩樂,喜歡享受的大周朝人給震住了。所有人,在西廂記開演後,都沉浸在了整個演出的故事當中,或者是被戲劇這種新的表演方式給鎮住了。
這時代,非常流行話本故事,已經有了後世小說的影子,話本是繼承唐代傳奇之後,新的文學體裁。趙悅寫的這曲《西廂記》的戲劇劇本,故事情節就是來源市麵上非常流行的一個故事,這邊是元稹的《鶯鶯傳》。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寫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戀愛生活,結果是張生遺棄了鶯鶯,是個悲劇的結局。這篇小說不過數千字,卻情節曲折,敘述婉轉,文辭華豔,是唐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也在大周朝最為流行,最為人知。
趙悅寫的《西廂記》劇本,卻是在市麵流行的《鶯鶯傳》基礎上,做了加工和提煉。提出了一些不夠合理的情節,把悲劇變成了戲劇。
特別是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趙悅按照原來的劇本,寫出了張生的癡情與風度,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這種形象,簡直就是封建社會中絕大多數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讓看過戲劇的人,都隱隱能發現自己年輕的模樣。
至於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一眼就記住了。還有敢愛敢恨的崔鶯鶯,敢於追求真愛的崔鶯鶯,又讓大多數人羞煞不已。
整整一個多時辰,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衝突的表演之中。家庭矛盾,世俗矛盾、愛情矛盾,一係列的矛盾在短短時間內,表現得淋漓盡致,是真正的一曲大戲,給予了看戲的所有巨大的視覺和聽覺的衝突。
整個過程,幾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沉浸在那緊張又曲折的故事表演裏。等到演出結束,再細細回味後,所有人都瞬間愛上了這種演出形式,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西廂記》。
富足、安定的大周朝人,經曆裏百多年的太平發展後,已經迎來了一個太平盛世。盛世之下,富足的權貴和豪富、甚至是百姓,都開始安於享受。安於追求各種玩樂。
特別是汴京城,這座彙聚了天下大量財富,擁有這世界最多權貴和有錢人的城市,在這時候,更陷入某種醉生夢死的享受狀態。無數的青樓、畫舫、酒樓、宅邸,幾乎是夜夜笙簫,歌舞不斷。
這裏的人們,大多數要追逐的東西,便是享樂,盡情的享受著大周太平盛世帶來的無盡歡樂。
東京劇院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是給這些人多提供了一個消遣的地方。再加上李師師、秦起舞這些汴京名歌妓的演出,追逐名妓也促進了東京劇院的演出持續火爆的場麵出現。
東京劇院之前安排的演出,李師師也好,秦起舞也好,還是其他汴京城名妓也好,她們的演出,都基本上都還屬於原本的“老套”的形式,隻是換了一個更大的舞台進行表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