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趙家女人不自信(1 / 2)

["時間一晃,就進入七月處。元祐三十一年舉行的製舉考試,就在眼前。

製舉考試又稱製科考試,被稱“大科”,是科舉的“特科”考試。科舉從隋朝誕生,唐朝發揚光大,到了大周朝,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比如科舉已經形成三年一常常考的“貢舉”,也叫做“小科”。

相對科舉的“貢舉”,製舉考試在大周朝的士子心中,反而有比較重的地位。既然被稱為“大科”在士子們的心中,製科進身高於“小舉”的進士科。

事實上,製舉考試是皇帝親自召開考試,並且需要各地官員和朝廷重臣推薦人員參加考試,最後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然後選拔佼佼者。

相比“小科”的朝廷貢舉,在士子們的心中,“大科”製舉考試的含金量和分量自然顯得更重了。

製舉考試之前,趙悅見了曾布和王安石一麵。在曾布的府邸裏,曾布倒是沒多說,隻鼓勵了趙悅兩句,什麼也沒有多提。最後走之前,趙悅提出想要見一下曾墨,氣得曾老夫子的胡子抖得厲害,讓趙悅狼狽而逃。

在王安石的府邸,品著茶的時候,王安石看著趙悅,帶著一絲期望,又是語重心長的囑咐道:“製舉考試,是皇帝親考的大考,就是題目,也是皇帝最後才定奪的,誰也幫不了你。不過你簡在帝心,隻要不表現得太醜太差,想來讓皇帝點你一個進身,應該還是有希望的。這都要你好好努力,可別在考試的時候讓伯父失望了。”

趙悅很老實的點頭,自然隻能應承下來。王安石登上了大周權力中樞,伴隨掌握的權柄越來越大,那威望和氣勢也日益漸重。

對於趙悅的態度,王安石還是很欣慰的。不過想到趙悅這些日子依然有些不務正業,還是忍不住板著臉教訓了幾句,道:“好好研讀聖人文章,多學一些學問知識,別整日都在琢磨如何取悅他人,琢磨如何賺些阿堵物。學而優則仕,有了真才實學,出將入相,為國效力為皇上分憂,這才是我們該有的追求。”

這種教訓,趙悅還能說什麼呢?隻能再次硬著頭皮嗯嗯啊啊的應承下來。他也值得王安石是為自己好,而且王安石說的確實也非常對。

就算不是為國效力,為皇上分憂,但這時代人上人的最好出路,絕對是出仕為官啊。要知道,這時代做官,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幸福。何況,大周朝對於官員的包容,還有世人對出仕之人的敬畏,那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這時代,有功名的人,就算是步入了特權階級,享受的特權,實在是太多了。比如種田不用交稅,經商不用交稅,見官不用交稅,就算是犯法了,都他媽的還受到功名保護,不會輕易就被懲罰!

想著這些,趙悅的功名心也熱乎了許多。他很認真看著王安石道:“伯父放心,小侄定然全力以赴,絕對不會讓伯父還有曾老夫子失望的。”

趙悅對製舉考試,確實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因為他研究過這時代的科舉考試,別看這時代科舉製度已經成熟,但考試的形式和內容卻沒有像後世明清那樣死板。明清時代的科舉,是真正的“八股文”形式了,已經規定死了考試內容和形式,是要靠死記硬背的才能考中的八股取士。這時代的科舉,在考試答題過程中,還是有很大的個人發揮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