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科考試結束,考生的試卷,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盡管是皇帝出題,但閱卷不可能是皇帝來閱的。
主考官是司馬光,監考是王安石兩個重臣。然而閱卷改卷的人,又臨時變成了曾布、文彥博兩個大臣。一場製科考試,元祐帝動用了自己四個重臣,可見他對這場考試的重視。
在閱卷的時候,趙悅的試卷則是早早的被德公公親自過來取走了。其實,在試卷全部交上來的時候,都已經糊名了。隻是,皇上要找一份試卷,就算是糊名,也得找出來。
試卷找出來的時候,曾布和文彥博都很好奇趙悅的答題情況。德公公也非常識趣,找出試卷後,也不著急給皇帝送去,而是交給兩位朝廷重臣。
“兩位大人,好好看看趙悅這試卷吧,看完之後,如果沒有什麼妥當的地方,咱家就給皇上送去了。”
德公公也是會做人的,先把趙悅的試卷給兩位朝廷大臣過目,至少也讓兩位大人看過趙悅答卷有沒有什麼違規的地方,真要是有什麼忌諱地方,也好讓兩位大人及時指正,別到時候讓皇帝看到了,到時候想要後悔都來不及。
現在的德公公,是真有些害怕趙悅答題會不會犯忌諱了。就連考試時都敢睡覺,他還有啥不敢的?所以先讓兩位大臣好好過目,不管好不好,先確定不會犯了皇帝忌諱再說。
曾布和文彥博也是非常好奇皇上為什麼會單單找趙悅的答卷,特別是曾布,更在擔憂是不是趙悅又惹皇帝不高興了,否則怎麼會忽然間皇帝如此“重視”。
兩天考試,自然有兩份試卷,曾布和文彥博每人拿起一份試卷。曾布拿起的是第二天考試的答卷,文彥博則是拿起第一天的答卷。
曾布拿起答卷,看著答卷上工整的字跡,再對比著答案,很快,他的臉色就露出怪異神色。
第二天的考試試題,題目大多數以經濟、民生和律法為主,所以答案基本上以客觀為主。對比著答案,曾布發現趙悅的答題答案和標準答案都幾乎不差,特別是那些算計題,更是一模一樣。
這小子,這算術題如此了得?曾布暗暗心驚,他教授了趙悅不少日子,平時都是以聖賢著作和相關的律法為主,可從來沒有教授過趙悅經濟民生和算術之類的知識。可現在趙悅居然能把這些算術題做得一點不差,難道他之前就學過?
相比曾布的驚詫和怪異,另外一邊的文彥博,此刻都完全沉入進趙悅答卷裏的答案文章裏了。
第一道題,就像是打開了一扇窗戶,打開了一個新的角度。讓文彥博這個飽讀詩書、學識淵博的朝廷重臣,此刻也忍不住拍案叫絕,從趙悅的文字中,他似乎看到了一個新的治國理念,新的治國方法。
“好!妙哉!”足足花了一刻鍾,文彥博讀完趙悅的第一道題文章,忍不住讚歎起來,道:“此子對治國居然有如此新意看法,實在了得!”
曾布詫異看著文彥博,隻是文彥博拿著試卷,他也不好催。他基本上已經對好趙悅第二天的試卷答案了,大部分回答都可以給滿分,算是一張非常不錯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