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年輕的牛人們(1 / 2)

["沈括和蘇頌,目前都還比較年輕。或者說,趙悅現在的三個下屬,都還比較年輕,都是三十來歲的人。當然,和趙悅一比,三人倒是顯得大了不少。

趙悅盡管比三人年輕不少,可三人對趙悅還是很客氣的,畢竟的頂頭上司。蘇頌年齡大一些,應該有三十六七,沈括也就三十出頭。至於另外一個李誡,也是三十歲左右。

趙悅目前是工部營造司員外郎,他的三個直屬下屬三人的職位,分別是蘇頌為營造主事,正七品,沈括和李誡,都是營造郎官,從七品。

算起來,在汴京城城做官的,基本上都是從七品起步。要說這蘇頌,還是十年前的新科進士,外放去了兩湖做了幾年知縣,因表現優異,又調回汴京城,進入戶部,從九品知縣爬到了正七品。

至於沈括,經曆都相差不多,也是三年前的新科進士,外派做了知縣,最終又調回汴京。最特殊的是李誡,他不是新科進士,而是靠著祖上的榮光進入官場的,先是在將作監做小吏,然後一步步爬到了郎官這位置。

三人看著趙悅老是打量自己,又不說話,最終還是年紀大一些的蘇頌開口道:“不知道大人找我們來,有何吩咐?”

別看趙悅比他們年輕,可誰讓趙悅是他們的主官呢。這時代最特別就在於,科舉考試讓很多年輕人出人頭地,隻要能考中,往往年紀大的人,不一定就是領導啊。

蘇頌和沈括他們也是進士出身,可誰讓趙悅是狀元出身呢?這一起點,就比他們高了不少。所以現在趙悅成為從六品官員,他們這些比趙悅年紀大的人,反而不過才七品。

趙悅收回眼神,笑了笑道:“沒什麼吩咐,就是見見幾位,好歹以後我們要一起共事。”

三人聽著趙悅這話,倒是鬆了一口氣。事實上,他們這些工部小官,對於朝廷上的風聞,是有耳聞,卻因職位太低,根本接觸不到。

“以後還請大人多多指教提攜。”三人鬆了一口氣,也是客氣道。

聽著三人這話,趙悅總是覺得有些怪怪的。幾個比自己年紀大的人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樣子,著實有點奇怪。好在,這些事兒在這時代似乎都見怪不怪,就是三人,對趙悅這個年輕的領導,似乎也沒有太大抵觸心理。

見過了三位直屬下屬,趙悅就讓年紀大的蘇頌介紹自己這個工部衙門的情況來。趙悅現在掛著的是工部員外郎,主官營造。說白了,就是一個主管建設的官員。

工部設置有尚書、侍郎,這兩個為工部正副主官,主管整個工部。工部尚書是王安石,不過王安石是政事堂大臣,他一般不會直接參與工部的管理,真正管理工部的,是工部侍郎。

侍郎之下,分有幾個司,如水部司、軍械司、營造司、屯田司等等,分別設置郎中,掌管各司。郎中一般都是五品官員。各司之下,便是具體部門,比如趙悅現在擔任的營造司員外郎,就是營造司下麵的一個主官營造的主官,他的上麵還有一個郎中。隻是,趙悅這個主管建設的部門,似乎是臨時設置的。就是蘇頌幾個人,也是臨時調入他的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