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皇宮的禦書房內。
元祐帝正在聽取內庫總管的彙報,彙報的事兒,自然和城外轟轟烈烈造房運動有關。聽到趙悅願意給那些貧民建造房屋搬遷,他倒是比較欣慰。
隻是,聽著趙悅要走了大部分股份,隻留下兩成五的股份給內庫,他微微皺眉。何總管深怕皇帝會怪罪,看到皇上神色不對,連忙解釋道:“皇上,老奴已經極力爭取,可公主和駙馬爺,死活不肯在變動股份的比例了。老奴一想,咱們內庫隻是出了一塊地,如何運作都有公主和駙馬爺做,咱們就是坐著分成利潤,能拿到兩成五的股份,也還可以了。所以自作主張,就答應了下來。”
何總管自然聰明,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趙悅和公主的身上,反正公主都是皇帝女兒,難道皇帝還會追責不成?
元祐帝聽著他的解釋,臉色倒是好看了一些。他微微眯眼,沉思了一會,才道:“讓城內的民眾搬遷去城外,這事兒你盯緊一些,可不要鬧出什麼動靜來。”
汴京城外,趙悅敲打著李誡等人製造出來的水泥瓦,發出清脆的砰砰聲音。李誡製造出來的瓦片,就是波浪形的。一米長,五十到六十公分寬。
敲打過後,趙悅又拿起水泥瓦掂量重量,還比較沉。一塊瓦,應該有二十斤重。
“比較沉啊。”趙悅掂量了一下瓦片重量,看著瓦片的厚度,應該有兩公分的厚度。兩公分的厚度,還是比較厚的,後世製造的那些水泥瓦,一般都是一公分甚至更薄的厚度,所以他便道:“這瓦還是太厚了一些,不能在減薄一些了嗎?”
李誡搖搖頭道:“大人,不能在薄了,在薄下去,就做不出來了。這已經是目前做到的最薄的極致了。”
趙悅嗯了一聲,其實能做到兩公分厚,還能做成那麼大一塊瓦,已經非常不錯了。後世那種大水泥瓦,可是用高壓機械壓製而成的,在這時代能做出這樣厚度,這樣寬度的水泥瓦,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趙悅又問道:“實驗過了嗎?能遮擋雨水嗎,不會沉侵水吧?”
瓦片看起來是十分光滑,他唯一的擔心就是雨水淋上去後,會沉浸進去,最終透過這水泥瓦,還形成水滴滴入房子裏,那可就不好了,就不能起到遮風擋雨的功能。
李誡笑起來,很自信道:“大人,你放心,我們已經試驗過了,雨水淋上來,不會沉浸。雨水灑下來後,會很快就順著這些凹凸溜槽直接流走,至於沉浸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李誡的保證,倒是讓趙悅放心下來,他又關心問道:“那這製造的成本,和那青磚瓦相比,如何?”
“大人,我們已經計算過了,雖一塊水泥瓦的製造成本比較高,但如果按照一棟房子需要的瓦片來計算的話,使用水泥瓦蓋房的瓦片成本,要比使用青磚瓦最少便宜四分之一,大人,這裏麵,可是有賺頭啊。”
趙悅笑了起來,問道:“那你說,要是建造一棟房子,就這瓦片,能掙多少錢?”
李誡顯然有了計算,很快給了答案,道:“如果建造一套三進大的房子,采用咱們的水泥瓦做瓦片,要比青磚瓦,最少省下四分之一的瓦片錢。嗯,大概,在二十五貫錢左右吧。”
趙悅翻了一下白眼,這點小錢,他是真沒什麼興趣賺了。當然,緊緊靠著出售瓦片,可以賺那麼多,也是不小的利潤,可惜,已經習慣賺大錢的他,那還能看得上這點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