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汴京城汴河兩岸的柳樹早已經垂下千萬條綠絲條,奄奄一冬的寒氣逐漸遠去,春天腳步已經過了半。
在三月下旬,汴京城也發生了不少事兒。第一件事兒,便是汴京城午門之外,又多了不少人頭。
這些人頭,便是震驚汴京城的“偷稅漏稅”案的主角,當劊子手的長刀舉起,人頭落地後,朝廷上下,所有人都為之一緊。
當日行刑的時候,圍觀了無數的群眾。因為,汴京城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熱鬧”的場麵了。或者說,午門這裏,已經很久沒有人頭落地的事發生。
趙悅沒有去刑場,在行刑的時候,他已在城外韓家煉鐵工場指導韓家煉鐵工場裏的煉鐵高爐進行改造升級。
趙家已經完成對韓家煉鐵工場的投資,注入的資金已投入到韓家中。在趙悅的提議下,原本隻有兩座煉鐵高爐的韓家煉鐵工場,再次添加一座煉鐵高爐,再次擴大產能。
至於趙悅之前設計改造過的煉鐵高爐,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和錘煉,產量和品質已經穩定下來,不包括還在建設的第三座煉鐵高爐,韓家煉鐵工場的產能最少提升了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間。
在午門行刑後,犯人的其他家屬,充軍的直接被發配去了西北,並入教司坊的則入了教司坊,真可謂是家破人亡。
因為這事兒,朝廷上下開始清查全國各地偷稅漏稅的情況。在元祐帝的注視下,政事堂以極大的效率,派出了巡查大員前往全國各地進行巡查。
汴京城發生的第二件事兒,就是汴京府在三月下旬籌集到兩百萬貫的修路經費,直接震動了整個朝廷上下。
當第一條路開始平整地基,開始運送水泥、沙石等修路材料時,所有人開始相信汴京府是真的有錢修路了。
兩百萬貫,一時間讓朝廷上下有些眼熱,戶部工部這兩個朝廷衙門,更是心熱。可惜,這筆錢早已經讓章醇放到了招商錢莊,還成立了所謂的“修路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這筆錢的用處,讓眾多眼熱這筆錢的人,隻能望洋興歎。
這事兒,傳到禦書房後,元祐帝隻給了一句“章醇不錯”的評價。這評價傳出後,章醇的府門,可謂人來人往。
汴京城發生的第三件事兒,就是元祐帝批準了不少上書致仕的官員致仕。早些日子挑起來的致仕風潮,再一次在朝廷上引起震動。
數位朝廷中樞大臣離任,又有不少官員獲得提拔。這些獲得提拔的官員,有原來朝廷中樞下麵的官員,也有從地方州府直接一躍而入汴京城的新貴。
這裏麵,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章醇,在兼任汴京知府的同時,被元祐帝召入翰林院任大學士。按照大周朝官員一般升職程序,官員再次入翰林,就代表了皇帝準備重用的節奏。
除了章醇外,趙悅認識的幾個官員,如趙挺之、範純仁等人,在官場上也進了一步。趙挺之更是一躍成為度支司堂官,成為大周朝財政三司大佬之一。
除了這些事,還有一件事就是汴京城緊挨大相國寺那片貧民區,已經全部拆除完畢。在三月下旬的一個黃道吉日,正式破圖動工,開始進入營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