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海船被扣(1 / 2)

趙悅在知府後院坐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徹徹底底和曾永談了一些事兒。談話的結果至少讓曾永從表麵上支持自己在杭州城的任何決定。

如果沒有曾永這個地方官員的支持,市舶司要想在杭州城真正發力,還是很困難的。有曾永這個當地最高官員在一邊支持,很多事兒就好辦多了。

等到趙悅走後,曾永一個人待在自己的書房,沉默不語。不知道沉思了多久,才回到自己的書桌麵前,開始寫信。

曾永寫信,自然是寫給遠在汴京的父親曾布的。事實上,他對趙悅在杭州城要做的事兒,一直都處於一種擔憂和為難的狀態。今日再次看到趙悅展現出來的決心,他不得不給遠在汴京的父親寫信,將這邊的情況彙報。

來杭州半年了,他之前本身也就在江南另外的地方做地方官的,所以曾永要比趙悅更熟悉這江南的情況。這江南,富足安寧是不錯,也算是大周朝財賦糧倉重地。可這富足安寧的背後,站著的卻是密不可分,已經深入整個江南區域的士族門閥的勢力。

江南士族門閥的情況,要遠遠比想象的要強大而根深蒂固。說句不好聽的,要是江南士族門閥聯合起來,整個大周朝的統治都要受到波及。

趙悅現在要對從江南地區的這些士族門閥的手裏挖利益,這難度,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就看朝堂上,隸屬江南籍貫的官員有多少,就可以清楚看到這些士族門閥的影響力和身影了。朝堂上,幾乎每一個江南籍貫的官員背後,都或多或少站在一個甚至幾個江南地區的士族門閥啊。

曾永沉思不語,醞釀之後,開始提筆寫。將自己的擔憂一一寫在了信上,足足寫了差不多一個時辰,才寫完。

寫好之後,他立即交來的下人,吩咐將信件送去驛站,快馬加鞭送去汴京城。

曾永這邊的擔憂不說,就說趙悅讓徐寧再次貼出市舶司的告示後,在杭州城再次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當然,這波瀾幾乎都是沒有掀起什麼波浪。除了圍觀的人群議論了一番後,對於杭州城大多數有出海的家族和商人來說,似乎並沒有對市舶司出的告示多重視一點。

顯然,這些人還是認為市舶司不可能真正拿他們這些出海船隻怎麼樣的。在告示貼出的第二天,杭州城臨海的碼頭上,便有幾條海船準備楊帆出海,前往東瀛。

六七月份,正是吹東南季風時候。借助東南風,可以從杭州灣出發,順著洋流,一路向東偏北,最終抵達海對麵的東瀛和高麗和新羅。

從杭州灣出發,順風順水,大概隻要六七日時間,就可以地點高麗新羅的南麵,也就是後世的濟州島。到了這裏,在前往東瀛,隻要兩三日時間就可以登錄東瀛。

所以,夏秋季節,一般是前往東瀛海貿最好的時節。因為江南地區距離東瀛和高麗、新羅是最近的,從江南前往南洋則遠了很多。所以,大多數從江南出發的海船,目的地都是高麗、新羅和東瀛這幾個地方。每到了夏秋這個季節,都屬於江南最為繁忙的海貿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