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設計的這門大炮,和後世的“紅衣大炮”很是相視。事實上,趙悅就是按照後世的紅衣大炮的模型來設計的。
趙悅在畢業之後,曾經去過一趟莞城的出海口炮台參觀旅遊過,曾經親眼見設置在炮台上的的紅衣大炮。因為興趣問題,他還特意研究過紅衣大炮的製作原理。所以,此刻設計出來的這門大炮,就是參照紅衣大炮的模型和原理來設計的。
設計的這門大炮,長三米多一點,在這時代,炮管已經算是很長了。此外,炮管管壁很厚,而且是從頭到尾逐漸加粗。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適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此外,在炮管重心的地方,還設置了兩個圓柱的炮耳,以方便調節射擊角度。當然,就是準星和照門,趙悅也一股腦弄出來了。
大炮射擊出去的拋物線,可以很方便的計算出射擊的射程。當然,這時代首先要有人會算計拋物線才得,這樣才能真正將這大炮的射擊精度體現出來。
大炮的製作原理,其實並不複雜。複雜的在於製造出合格的炮管出來。就如趙悅設計的這尊大炮,之前都弄垮弄廢了不少材料。沒辦法,這時代沒有合格的鋼材,要弄出合格的炮管,而且還要耐得住瞬間就高溫的材料,難度是不小的。
好在,多次試驗之後,大周的這些工匠還是有聰明才智的。趙悅給了思路,這些人試驗了多次,失敗了多次,積累經驗後,總算搞出來了合格的炮管。
趙悅在大炮周圍來回轉了一圈,甚至還親自用手摸了摸大炮的炮管,感受炮管那金屬的質感,敲了敲,炮管發出咚咚的清脆聲音。聽著這聲音,趙悅微微點頭。
從聲音來看,這炮管還是很密實的,幾乎沒有縫隙。沒有縫隙,就不容易炸膛。趙悅回頭看著工匠,問道:“這大炮多重?”
工匠連忙回道:“大人,這尊神威大炮,重兩三千五百九十斤。”
聽到這大炮居然有那麼重,周圍阮小二等人忍不住咋舌。看著東西不大,沒想到會是這樣重。在看看載著這大炮下麵的車輪,果然是深陷下去了不少。
趙悅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這大炮,果然是太重了一些。這些大炮,安置在原地打炮還可以,可要是機動作戰,那可就夠嗆了。一想著拉著重兩噸多重的大炮在野外,最重要的還是道路幾乎都是泥巴路,那畫麵就不好想象了。
就算要把這些大炮搬到海船上,這重量也估計夠嗆。差不多是兩噸重啊,一艘船上,能放置幾門大炮?想著,趙悅就覺得弄出合格的鋼材製作大炮,都迫在眉睫了。
不過這都是以後慢慢可以改善的事兒,現在能製作出這樣的大炮,都已經算是不簡單了。所以,趙悅也隻是歎氣後,還是露出笑容又問道:“這大炮,最遠可以打多遠?”
工匠李師傅連忙道:“大人,我們實驗最遠的地方,可以打出五裏之外。”
五裏之外,就是兩公裏差不多三公裏了。這距離,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事實上,紅衣大炮真正的威力,最遠的據說可以打出十裏。當然,最有效的射程,一般都在五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