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帝國利器(1 / 2)

德公公看皇上沒有深究商人比皇帝還要富有的話題,自然鬆了一口氣。這話題,要是回得不好,可是要死人,甚至要滅族呐。

德公公小心翼翼再次道:“另外一件事,就是杭州市舶司收了這筆錢,和杭州府一起合股,弄了一個叫做杭州錢塘江碼頭公司,正在重建重修杭州城外的錢塘江碼頭。”

說到這裏,德公公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皇上,發現對方神色沒什麼變化,才慢慢道:“據說,要修建這個碼頭,要投資五十萬貫錢。”

五十萬貫錢?元祐帝聽到這個數據,神色總算變了一下。他豁然看著德公公,問道:“你是說,那趙悅的市舶司和杭州府一起投資,修建一個碼頭,就花五十萬貫錢?”

德公公微微點頭,摸不準皇帝的心思,隻能實話道:“修建這個碼頭,據說杭州府出資十萬貫,市舶司出資三十萬貫,另外趙家自己單獨出資十萬貫。這些錢,都是按照比例分配,未來有了收益,也按照出資的股份比例分配。”

“收益?”元祐帝再次皺眉。

德公公連忙點頭,道:“趙悅的奏章,是這樣說的。”

元祐帝緊皺眉頭,道:“把這道奏折找出來。”

德公公連忙應下,回到禦書房後,德公公很快就在禦書房的奏折堆裏找出了元祐帝要看的那道趙悅寫的關於市舶司和杭州府合股修建錢塘江碼頭,並合股成立錢塘江碼頭股份公司的奏章。

奏章差不多上千字,趙悅寫的很詳細,甚至還在奏章裏麵解釋了一下“公司”這一詞的含義。

足足看了好一會兒,元祐帝才合上了奏章,坐在自己的龍椅上沉默不語。

不知道過了多久,元祐帝才看著德公公,道:“小德子,你怎麼看這事?趙悅這到底想要作什麼?”

按元祐帝的想法,市舶司不就是征收一下稅賦,巡檢地方,就如泉州市舶司那樣就好。可按照趙悅這樣的“玩法”,就連他這皇帝,也看不透了啊。

需要修建那麼大的碼頭嗎?按趙悅的設想,那錢塘江碼頭未來可以停泊的船隻,可真是宏大了。

五十萬貫錢啊,就這樣用來修築碼頭,能回本?元祐帝對於趙悅那所謂的公司設想,碼頭可以回本的“大餅”,可是保持高度懷疑的。

德公公搖了搖頭,道:“老奴也看不出趙大人的想法,不過碼頭修建好了,倒是可以方便船隻停泊。”

“那可是五十萬貫!”元祐帝哀歎了一聲,一想到五十萬貫就這樣花出去了,作為一個帝國皇帝,此刻都有些心疼起來。

也不怪他這個帝國皇帝不大氣,實在是大周朝的財政狀況,太爛了。盡管每年財賦收入似乎都在增加,每年財賦收入都超過七八千萬貫了。可花錢的地方,卻增加更快。每年的財政赤字,都看得人觸目驚心。

五十萬貫錢,都足夠朝廷重修一次汴京城城外數十裏的黃河河道了。修黃河,那可是一件大工程。要知道,黃河河道的河床,現在是越來越高,每年清淤和修築河道的成本,都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