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趙悅等人的功勞一事,還有一件事兒,卻擺在了元祐帝和諸多朝廷大佬麵前需要處理。
這事兒,就是趙悅送來的六百萬貫的財富,該如何處理?
這一筆大錢,對於現在大周朝貧窘的財政來說,就如雪中送炭一般來得及時。然而,麵對這樣大的一筆錢,該如何處理呢?
這筆錢,到底是入戶部的國庫,還是進入皇家私庫,這是一個問題。所以,小朝會沒有結束,諸多大臣就對這一筆大財富爭吵得不可開交了。
沒辦法,大周朝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這幾百萬貫錢,放在這裏,誰都想要扣下一塊肉來。
最先站出來爭奪的這筆錢的,便是盧國公了。作為掌管整個大周朝軍隊的大佬,名下可是有上百萬人跟著他吃飯的。
要知道,大周朝一年的軍費和各種有關軍隊方麵的支出,就占據了大周朝財賦收入的一半以上。所以,這幾百萬貫錢,可讓盧國公毫不猶豫就開口索要了。
眼看年關將近,不管是禁軍還是邊軍,以及地方的廂軍,都要準備年關的物資和糧餉,這可是一筆大錢。輕鬆一算,都要超過百萬貫的支出。
再說了,大周朝每年按照規定,都要給十分之一的部隊置換新的裝備。這些裝備,可又是一筆大錢。
所以,盧國公站出來,毫不猶豫道:“樞密院這邊近期需要一筆大錢,不多,兩百萬貫就夠了。”
兩百萬貫,聽到這數字,在場的諸多政事堂大佬,直接就氣得鼻子都歪了。兩百萬貫還不多,那要多少才算多?
何況,壓製武將,控製大周朝武備一直都是文官們要做的事兒。因此,不管政見如何,在這一事上,文官們的意見可是很統一的。
因此,主管三司使的王槐,毫不猶豫站出來駁斥道:“盧國公,你這是獅子大開口。開什麼玩笑,樞密院什麼時候,變成了吞錢大戶了?”
盧國公斜著眼睛,臉不紅心不跳道:“嘿嘿,養活百萬將士,難道不要錢?”
說到這裏,盧國公又補充道:“對了,最近將作監要加大力度製作神威大炮,也需要朝廷這邊撥付一筆錢。也不多,五十萬貫就足夠了。”
盧國公的話,再次讓大殿裏麵吵鬧了起來。實際上,不止是盧國公的話引得眾人不滿,就是很多官員,也在想著這六百多萬貫錢,能做多少事兒。
“不行,我工部這邊,還有幾個重點的工程要做。特別是入冬了,黃河河道的清淤和河堤的加固,迫在眉睫。工部這邊,也急需要一筆銀錢。”
“年關將近,禮部這邊也要。。。”
眾多朝臣,一時間為了自己各自管理的衙門的利益,都開始吵鬧起來了。下麵紛紛擾擾的爭吵,讓元祐帝覺得煩悶。
看著下方因為這筆財富爭吵的群臣,元祐帝覺得有些嘲諷。
什麼時候開始,偌大的朝廷,居然會為了銀錢,而變得像是一個菜市場一樣了。想著這些,元祐帝就覺得無比諷刺。
這還是自愈這天下最富足強盛的大周朝麼?為了區區幾百萬貫錢,都能爭吵得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