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錢塘伯(1 / 2)

趙悅根本不知道,自己送來的這一大筆錢,會給大周朝帶來怎樣的影響。更沒有想到,他會因為這樣一大筆錢,得到怎麼樣的好處。

好處,當然是有的!上至元祐帝,下到朝廷的那些大佬,對趙悅這一次功勞,似乎都沒有吝嗇他們的獎賞。

最終,趙悅的獎賞經過朝堂的一幫人討論和相互妥協後,出了結果。

錢塘伯!一個新的大周朝伯爵,再次誕生了。除了爵位抬高了一級之外,就連品級也抬升了一級,從正五品的官員變成了從四品官。除了依然還是杭州市舶司主事之外,還掛了一個鹽鐵司副使的頭銜。

鹽鐵司、度支司和戶部合成三司,是掌管大周朝財政的三大衙門之一。鹽鐵管資源,換句話說,大周朝國土上的任何資源,都在這個衙門管轄內。比如那裏需要開礦,必須要鹽鐵司的批文。

盡管趙悅隻是掛了一個鹽鐵副使的職位,但鹽鐵司就一正二副司使,某種意義上來說,就代表了趙悅已能將手伸入大周朝最重要的幾個衙門之內。

隻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趙悅的杭州縣子的身份,再次搖身一變,成為了伯爵,封號錢塘伯,還一隻手開始伸入朝堂中樞衙門。

除了趙悅之外,杭州市舶司的一大幫官員,也全部都得了封賞。市舶司的副主事徐寧和阮小二,都得了男爵的封賞,官升了一級。至於其他杭州市舶司衙門官員,基本上也得了朝廷的封賞。

總而言之,這一次朝廷對於封賞,似乎沒有以往的吝嗇,很大方的開出了一大堆封賞。不僅如此,就連趙悅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開設航海學校等,全部都答應了下來。

除了這些,就是趙悅的家人,也得了封賞。如趙悅的母親,再次得了一個誥命,還是一品夫人的誥命。

然而,麵對一堆封賞,趙家大宅內,襄城公主和趙若竹對朝廷的這堆封賞,可都是不滿意的。

“父皇也太吝嗇了!”

等到前來宣旨的太監走後,襄城公主很是不滿意,撇撇嘴和身邊的趙若竹抱怨著。

趙若竹嘴上可不敢像襄城公主這樣明目張膽的表達不滿,但臉上的表情,很自然就出賣了她。顯然,她對朝廷的封賞也是不滿的。

原因很簡單,朝廷除了封賞了一堆頭銜之外,真正拿出手的好處和利益,實在是沒多少。就連賞錢,加起來的價值恐怕都不足一萬貫。

想著自己相公(哥哥)為朝廷出身入死遠赴南洋,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來說,出海就代表出身入死,為朝廷弄回了那麼大一筆財富。到頭來,朝廷就給了一堆頭銜,至於實實在在的好處,簡直就能忽略不計了。

實際上,讓趙家這兩女產生最大不滿的原因,還是來自於趙家因為這一次出海,因招商錢莊作保的原因,賠付了八百多萬貫,差點就要血本無歸,還要大出血。這一點,朝廷這邊似乎直接忽視了。

這才是讓兩女對朝廷這一次封賞最大的不滿原因。在兩女看來,朝廷最少也得賞賜趙家一大筆錢,算是彌補損失才對。

可惜,什麼都沒有。朝廷除了開出一堆頭銜,讓趙悅加官進爵之外,賞賜的各類物件,加起來估計就在一萬貫左右。這種巨大的落差,兩女能滿意才怪了。

不滿歸不滿,但既然旨意已經下來,就不可能再更改。氣悶之下,兩女也隻能把這種不滿的情緒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