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距離東京並不遠,西部便是巍巍太行山,東部則是華北大平原,扼守著河東河西來往,又處於南北交通要道,所以被譽為汴京城的北大門,一直以來,都是汴京城北部屏障。
隻不過現在這座北大門,已經被草原人控製著,讓整個汴京城都處於草原兵峰的威脅下。
為了汴京的安危,大周朝朝廷自然不允許相州掌控在草原人手裏。所以春末夏初,當大周朝調兵遣將完畢,三十五萬大軍拔營北上,抵達相州城下。
一場大周收複相州,和草原人的大戰就在所難免。
大周朝人想要和草原人大決戰,草原人似乎並不會如大周人如意。畢竟,草原人絕大多數都是騎兵,如果放棄了自己的長處,下了馬背守城就變成了弱勢。所以整個相州城內,僅僅隻留了五萬草原人駐守。還有二十萬草原大軍則留在了相州城外紮營,與大周朝大軍進行對峙。
顯然,草原人也不願意就這樣放棄對相州的掌控。盡管撤了大軍出相州城,卻也不肯離去,反而調了二十萬大軍在城外虎視眈眈。
雙方數十萬大軍在相州城周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
說起來,大周朝大軍一路北來,也遭到了草原騎兵不斷騷擾甚至是突襲。好在整個大周軍都保持了嚴密的軍陣,準備充足,草原人的突襲並沒有起到太大效果。
對草原人來說,在汴京城下一戰,盡管不算損失慘重,卻也是傷了骨頭了的。一下子損失了接近十多萬大軍,而且都還是草原最精銳的騎兵,包括王庭最大戰力皮室軍。所以,就算草原人還掌握著戰略的主動權,這個冬春都在黃河以北大肆肆虐,但要對付渡河北來的大周大軍,也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畢竟,在更北的北方燕京,還有一支大周軍隊。雖說草原人隔斷了對方和南部大周朝廷聯係,但在沒有消滅之前,某種程度上也是將自己的腹背暴露了出來。
百萬草原人南下,卻要盤踞在黃河以北龐大的地區,這點兵力自然有些不夠看了。所以麵對虎視眈眈而來的三十五萬大周軍隊,草原人並沒有輕視,也聚集了二十五萬大軍。
顯然,和大周朝這邊的打算一樣,打算一戰將草原人趕走,草原人也打算畢其功於一役的打算。隻要在相州城下殲滅了這三十多萬大周軍隊,基本上就把大周朝的有生力量給滅得七七八八了。滅了這三十多萬大周軍隊,滅周之戰,也就不遙遠了。
說起來,草原人在起兵南下的時候,都沒有做好滅大周的準備。或者說,整個草原人上下都沒有想過要滅掉大周朝。他們要的,隻不過是想要打下大周朝北方一大片土地,給自己的子民度過一個寒冬,然後在好好掠奪一番而已。
隻是戰爭機器一啟動,似乎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誰也沒想到看似強盛的大周朝,竟然這樣不經打,摧枯拉朽之間,短短幾個月就差點把汴京城都打下來了。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讓草原人看清了大周朝的虛弱。盡管在汴京城下草原人也損失很大,大周朝也展示了自己擁有的戰爭利器,但反而讓整個草原上下做出了要滅掉大周朝的決定。
戰旗飄飄,馬蹄轟轟。彙聚了數十萬大軍的相州城,就如一個火藥桶,隨時能讓大周朝和草原人展開一番生死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