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欽差大臣(1 / 2)

聽到自己的名字,趙悅連忙站了出來。因為,叫他名字,可是坐在龍椅上的熙寧皇帝。

趙悅站出來,朝著上方龍椅上拱手,行禮,抬頭看了一眼熙寧皇帝。隻是看一眼,趙悅心裏就覺得成為皇帝之後的十皇子,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

“臣在。”

“趙愛卿是昨日才到的汴京吧?這一路北歸趕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熙寧皇帝聲音很是和氣,略顯稚嫩的聲音已經多了幾分帝王的威嚴。他看著趙悅,神色溫和,帶著淺淺的笑意。

“多謝皇上體恤,臣不辛苦。”

熙寧皇帝隻是微微頷首,隨後看向下方的王槐,問道:“王愛卿,趙卿家的職務,吏部這邊有了安排了沒有?”

王槐站了出來,朝著熙寧皇帝致禮。

他看著熙寧帝,不卑不亢道:“皇上,吏部這邊目前還未有合適的官職安排。一切均憑聖裁。”

王槐說話滴水不漏,直接把這事兒推給了熙寧皇帝。盡管吏部掌管全國官員升遷降職,但到了五品以上的官員升遷降職,都必須要皇帝點頭了。

不得不說,王槐這幾年也像是坐火箭一般的升官。被元祐帝安排進了政事堂,逐漸成為朝堂大佬。在熙寧皇帝登基之後,更獲得了熙寧皇帝的重用,不但取代了王安石成為政事堂參知政事,更直接領了吏部尚書大權。

要知道,吏部尚書乃百官之首,所有官員升遷或是降職都從吏部這裏出來。王槐能被新皇帝重用,也是朝堂裏最讓人想不到的事兒。

有時候回首想一想,恐怕在元祐帝當初決定調王槐進入中樞的時候,就已決定了他今日的地位。也許早在那個時候,元祐帝心裏就已經做出了未來帝國繼承人的選擇,或許在那個時候,他就在給自己的皇位繼承人選擇輔佐的人。

王槐,恐怕都是元祐帝很早之前就開始布置的棋子了。

王槐將趙悅的新職務安排直接推給熙寧皇帝,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事實上,今日大朝會,恐怕最大的一件事兒,便是剛剛入京的趙悅和曾永的新職務安排。

曾永倒還好安排,畢竟他之前是杭州知府,升遷回汴京,汴京那麼多衙門,還是能有位置安排的。難安排的,反而是趙悅。

因為如果把趙悅歸為文官係統,他現在又領著武威侯,而且擁有很大的戰功。如果歸為武勳係統,那他之前又是幹著文官的事兒。總而言之,不管歸為武勳還是文官係統,似乎都有些麻煩。

整個朝堂,一時間安靜無聲,似乎都在等待熙寧皇帝的表態。熙寧皇帝也沉默了下來,反倒是讓站出來的趙悅顯得突兀和尷尬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聽到熙寧皇帝的話:“就算要朕聖裁,吏部這邊也要給幾個方案給朕吧?”

王槐隻能硬著頭皮問道:“皇上,臣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講。”

“武威侯,到底算是文官呢?還是武勳呢?如果這沒有搞清楚,吏部著實給出合適的武威侯新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