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1 / 2)

["“張遼與太史慈搦戰,力竭受傷而退,…戰後計算得失,殺敵千餘,自損八百,無力攻城,離城十裏下寨,以待主公麾軍前往。”聽著張遼帳下小校的稟報,呂布自言道:“那太史慈能擊傷文遠?”似是不信,呂布狐疑盯向小校。

小校滿臉汗水,不敢擦拭一下,當他來至提兵向北海進軍的呂布帳中時,這才得知主公以七千之軍力破黃巾四萬之敵,且逼降渠帥管亥,傳檄徐和,收服青州三十萬黃巾。如此豐功偉績,豈是凡人所能為?小校已將溫侯呂布視為天人,心中滿是崇拜之感。

雖然疲憊,雖然勞累,一宿沒睡拚命趕路,來到主公帳內,喘著氣稟告完消息,聽得呂布略帶疑問的相詢,小校連忙為主將張遼分辨道:“那太史慈確實勇武不凡,張遼將軍與其相鬥近半日,若不是北海城中武安國下來助戰,兩人相爭結局或許不一樣…”

呂布罷手阻道:“毋須多言,武安國,某記得此人,…”呂布說著,遍視帳中諸將,從軍師陳宮臉上移過,看向管亥、徐盛、廖化三人,隻見三將肅然跪坐,不敢有一絲狂悖之意。

呂岱、徐和兩人不在此,自己傳檄,廖化持節過去,呂岱、徐和兩將雖然罷戰,但心中卻憋著氣,呂布明了,戰場之上斬殺敵軍乃是為將本分,可若是本來敵對的雙方,現在要令其攜手起來,卻非易事。徐和有此心,呂岱有此意,呂布不能強之,隻得令呂岱繼續留駐平壽,徐和跟隨大軍之後緩進。

“當日,武安國與某相爭,被某砍斷手腕而退,其人武藝還算尚可。”呂布接著說道:“既然武安國不出,而讓太史慈出戰文遠,想來這太史慈或有些武力。”

平壽城外一戰,黃巾軍折損在萬人上,己軍死傷三千,現在挾三萬四千大軍攻襲北海,他孔融如何能擋?

呂布冷哼一聲,何況還有徐和六千後軍。

北海之下,在己看來,如探囊取物,無須多慮。

大軍雖多,但軍紀不肅,何以為戰?

呂布心中充斥著手握大軍的滿足感,同時又有隨時會因此而傾覆的危機感。

“你回去告知文遠,靜心休養,北海,某自取之!”呂布結束了軍議,令大軍繼續前行。

徐和遣人過來稟報,告知在與呂岱奪城戰中,他先行擊潰柳毅輜重糧草隊伍,這才放手攻擊呂岱的。呂布有些微慍,徐和此人明是乞罪之書,實則是顯其軍陣之力。

柳毅敗退回莒縣,那都是小事,畢竟止有千人,不能阻徐和近萬黃巾攻擊平壽城池。

可現在徐和所報過來之事,沒有提及向自己呈上所搶的糧草輜重,他想做什麼?

以此威脅自己?

呂布滿目都是狠厲之色,若是徐和此人不服己令,異日拿他示眾,以儆效尤。

大軍行進,所需糧草甚巨,現在全掌徐和一人之手,他若在攻戰北海之時反叛,自己以何對之?

呂布召來陳宮,細言其事,陳宮聽罷,捋須言道:“主公,此事本應早在收降管亥之時,就令許褚、徐盛、廖化三將中,派遣一人前往徐和軍中,收其兵權。”

陳宮騎馬隨著赤兔而進繼續說道:“然當時主公,避而不見宮,”陳宮說道此處,呂布麵露郝然,解釋著說道:“公台,非是某避之不見,實則是…”

實則是你氣憤吾阻你封賞管亥一事,陳宮心中默默幫呂布接著說完話,開口阻住呂布之言,接著說道:“管將軍懾以主公之威,乃是真心實意投向吾軍,徐和之意如何,宮不知矣。”

陳宮說道:“現在主公可召其過來,若是不從,可麾軍擊殺之。”陳宮眼中帶著深思,繼續說道:“黃巾軍剛降,軍心不附,以吾觀之,恐有兵變之虞。”

呂布然之,慮此事將會有極大的可能發生。

陳宮輒思半晌,拱手道:“主公,不若召管亥前來,將此事交付於他。”

呂布詫異,說道:“某本欲遷將軍位,以安其心,現在管亥僅為一營將,雖公台汝言其誠心降某,然此事不得不防,現在令至徐和軍中,不怕其反複乎?”

陳宮暗忖,就怕你不反啊!

主公誓言之時,黃巾眾軍士皆聽聞,徐和、管亥兩人陰結勾連,圖謀造反,此事若成真,感主公之誠意,黃巾軍士必然躊躇莫定。何去何從間,主公挾雷霆之勢,擊徐和一軍,斬此兩將,則萬事大吉矣。

並騎上前私語道:“主公,黃巾降軍勢大,莫如趁此機會,斬殺徐和…等,永解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