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流言(1 / 2)

["據傅遙所知,太子崔景沉兄弟排行老三,是當今聖上與已故的結發妻子,昭惠皇後唯一的孩子。

單從血統上來講,這位三皇子已然是絕無異議的太子人選。

但傅遙卻聽說,當今太子不光暴戾無能,還十分貪圖享樂。

不隻在東宮之中大興土木,修建了水閣,戲台,還豢養了一眾伎人供他取樂,夜夜笙歌。

如此做派,怎配為一國儲君?

而當今聖上,大約是顧念與昭惠皇後的結發情分,不但不督促其收斂,反而聽之任之,更加縱了太子妄為。

算來,等轉過年,太子也該有十七了。

這都到了能娶親婚配的年紀,就算是再年少輕狂,也該輕狂到頭了。

可話又說回來,太子來日真的肯乖乖納娶太子妃嗎?

傅遙聽到的流言可是說,太子似乎有龍陽之好。

其實這也不能怪旁人亂說,試想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身邊連半個近侍的女人都沒有,卻到哪兒都帶著忠勇侯家的小公子,怎麼能叫人不多想。

雖說忠勇侯家的小公子周佳木,是太子的伴讀,打小就跟在太子身邊。

可眼下,太子都已經過了去尚文館做學問的年紀,周小公子本不必再形影相隨的。

可是卻……

傅遙認為,這世上大約沒有空穴來風的事。她相信太子或許真有什麼特殊的癖好,卻不相信對象會是周佳木。

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周佳木是個如假包換的小男子漢,年紀小小,就一身君子的氣派。

加之,忠勇侯周珩為人耿直,對兒女管教甚嚴,所以周佳木絕對不會,也不敢陪著太子胡鬧。

要問傅遙如何知道這些。

那是因為傅遙的爹爹與忠勇侯周珩是莫逆之交,還是拜把兄弟,情同手足。

而這句情同手足,絕對不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當年,傅遙的姑母賢妃,因被汙以謀害皇子宮嬪的罪名,慘死於後宮傾軋。

傅遙的爹爹,惜妹心切,雖懂得人死不能複生的道理,卻不能任由妹妹背負莫須有的罪名,含怨而亡。

於是多番上表,請求皇上徹查此事。

而正是因為這些合理且正義的進言,傅遙的爹爹,時任中軍大都督的輔國公傅正卿,才被汙以怨懟皇上,意圖謀反的滅族大罪。

旁人不清楚,傅遙心裏卻明鏡似的。

她姑母入宮多年,高居四妃之一的賢妃之位,向來都與人為善,這是宮中有口皆碑的事。

以賢妃的端方仁善,是絕對不會,也沒理由去戕害任何人的。

而她的爹爹輔國公傅正卿,人如其名,是皇上最正直忠誠的臣子。

可以這麼說,若傅正卿會反,那天下人就都有可能揭竿而起。

然而在聖上的雷霆之怒下,整個朝堂上,唯有忠勇侯周珩肯站出來,冒死替他一家求情正名。

甚至在他一族被害家破人亡之後,也辭官再不上朝,可見忠勇侯為人是何等的剛烈仗義。

當然,忠勇侯膽敢如此不計後果的公然駁當今聖上的麵子,也全仰仗忠勇侯周氏一族是皇上生母,已故的恭肅周太後的母族。

否則,忠勇侯一家隻怕也難以保全。

傅遙清楚的記得,她兒時曾見過周佳木幾回。

盡管當時,他倆年紀都還小,卻也能看出,周佳木是個穩重正直的孩子,毅然決然不會隨太子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