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1 / 2)

["趙芸熙在傅遙這兒,一待就待到了傍晚時分。

若非寧氏著人來找,她還不願回去。

臨走前,趙芸熙將身上她親手繡製的銀絲線繡蓮花的香囊解下,贈予了傅遙。

傅遙端詳著這隻手工精巧的香囊,不禁讚道:“瞧瞧這刺繡的針腳,妹妹當真是好手藝。不像我,除了平針之外,再不懂其他了。”

傅遙這話,並不是為追捧趙芸熙才說的。

的確,趙芸熙贈她的這枚香囊,的確繡的極其精致,就連傅遙這種不愛小女兒家玩意兒的人見了,都愛不釋手。

再有,傅遙雖然懂得裁衣補衣,但確實不太懂得刺繡。

瞧這香囊上一朵粉蓮被趙芸熙繡的栩栩如生,她難免心生佩服。

“若姐姐喜歡,那我下回帶了針線過來教姐姐繡可好?”趙芸熙問。

傅遙笑笑,“求之不得,隻怕妹妹不來呢。”

趙芸熙聞言,又與傅遙撒嬌了幾句,才意猶未盡的隨婆子和丫鬟離去。

今日與趙芸熙說笑了一個下午,傅遙才切實的發現,太子爺這位小表妹不光人長的純良清秀,心思也明徹純潔。

個性雖不算活潑,卻與在太子爺跟前木訥沉默的樣子截然不同,是個十分健談,且討人喜歡的姑娘。

都說姑娘家深閨寂寞,若有姊妹作伴還好些,如趙芸熙一般的獨生女兒,除了偶爾能在娘親麵前撒嬌,平日裏也沒什麼人可以說話。

尤其是如趙芸熙這般腹有詩書,又精通音律繪畫的才女,隻怕身邊的丫鬟婆子也顯少能與她說上話。

傅遙倒是可以明白,趙芸熙為何喜歡粘著她說話。

第二日一早,傅遙才用完早膳,趙芸熙就來了。

且不光人到了,還把昨兒說好的針線筐也給帶來了。

一坐下,就開始穿針引線,手把手的教傅遙刺繡的針法。

比起女紅刺繡,身為將門之後,傅遙還是更喜歡騎馬射箭。

但既然趙芸熙肯真心教她,她也願意用心去學。

技多不壓身,能多學一樣東西總是好的。

趙芸熙教的仔細,傅遙也學的認真,一天體會下來,傅遙也隱約能抓到些刺繡的訣竅。

趙芸熙直誇傅遙聰明,一點就通,隻要專心練習上一陣子,一準兒能超過她。

傅遙知道,趙芸熙這是在哄她呢。刺繡講究的是熟練和手感,她即便再高的天資,也比不上趙芸熙打小便練就的本領,可是萬萬不敢輕狂自傲。

……

傍晚時分,傅遙剛送走趙芸熙,就聞福安求見。

一聽說福安過來,傅遙隻當是太子爺有什麼吩咐,立刻將人請了進來。

劉媽媽和月嬋也不是多事之人,沒等傅遙說什麼,就雙雙退下了。

“姑娘,奴才是奉周公子之命,給姑娘捎個話的。”

原來是周佳木。

“他有話自個來說就是,竟還要勞煩你來替他跑腿,真是好大的架子。”傅遙玩笑說。

福安聞言,笑嘻嘻的應道:“回姑娘的話,周公子倒是想親自來見見姑娘,可這深宅內院的,周公子實在不方便過來,所以隻得托奴才走這一趟。”

福安不說,傅遙到險些疏忽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