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何以解憂(1 / 2)

["櫓槳拍打著水麵,激起陣陣漣漪。

傅遙靜靜的站在船頭,放眼望去,明淨的湖麵,就好像一塊會流動的碧玉。

如此美景,整個人,整顆心,都被這盈盈碧波洗滌的內外澄澈。

一切都是如此的寧靜美好。

待小舟劃到湖心開闊處,周佳木就放下了手中的櫓槳,在船尾坐下。

他笑望著站在對麵船頭的傅遙說:“如此美景,阿遙何不來高歌一曲助興。”

傅遙聞言,回身應道:“我不通音律,隻怕唱出來的東西,不但未能助興,反而掃了二位的興。”

“阿遙這是自謙了。”周佳木說,“我可是記得你小的時候最愛唱歌,且歌聲清脆動人。”

傅遙倒是險些忘了,她與周佳木也算是青梅竹馬。

她會什麼不會什麼,可是瞞不過周佳木。

若眼前就隻有周佳木一人,別說高歌一曲,就算叫她高歌十曲也無妨。

可有太子爺在這兒,她總覺得有點兒……

“殿下正釣魚,我若冒然高歌,隻怕會把周圍的魚都驚跑了。”

這廂,傅遙正以為她找到了極好的托辭,沒成想看似正專注釣魚的崔景沉,卻說了句,“無礙,你唱吧。”

得了這話,傅遙便再沒不唱的道理了。

因為許久都沒唱過歌,傅遙難免緊張,卻不扭捏。

她轉過身去,在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之後,便對著泱泱湖水唱道:

“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汙穢兮,獨鬱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

往者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

當傅遙剛唱出第一句時,聲音難免有些發澀。

越到後來,越是漸入佳境。

船上,崔景沉和周佳木都聽的極為認真。

就連岸邊上的福安、常安和高氏兄弟,都被這歌聲吸引了去,也聽的專注。

一曲唱畢,傅遙長長的吐了口氣,才回過身去。

周佳木目光灼灼的望著她,真心讚道:“阿遙的歌聲輕靈婉轉,如黃鶯出穀,使沉魚出聽。隻是……”

傅遙疑惑,示意周佳木說下去。

“隻是能從歌聲裏,聽出不少惆悵。”周佳木如實講到。

惆悵?或許是有那麼一點兒吧。

可為了不叫太子爺掃興,傅遙隻好解釋說,“今日得幸,能泛舟遊於如此美麗的玉澄湖上,我一時也不知該唱什麼來應景,便選了先賢屈子的這首《遠遊》,唱的不好,還請二位包含。”

“誰說阿遙唱的不好,我就覺得好的很。”周佳木說著,望向崔景沉,“殿下您說是不是?”

崔景沉聞言,開口道:“歌聲空靈悅耳,隻是吟唱間,少了幾分不問過去,莫愁前路的豁達。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你該好好體會這句才是。”

崔景沉的話幾乎一語中的,直戳傅遙心底。

傅遙正細細品味著崔景沉方才點撥她的那句話,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根釣竿。

“坐下來,靜靜心。”

傅遙聞言,趕緊接過崔景沉遞來的釣竿,小心的在他身邊坐下。

見狀,坐在船尾的周佳木也拾起一根釣竿,坐正了身子。

小舟上,三人坐成一排,望著眼前秀美的湖光山色,不必太刻意,心便漸漸靜了下來。

……

原以為湖裏的水太清,不會有什麼魚,沒想到一上午垂釣下來,還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