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機會就在眼前(1 / 2)

["“你來了。”皇上招呼一句,但目光依舊沒從牆上那幅畫上挪開。

“兒臣給父皇請安。”

“免了。”皇上手一揮,“你與寧安從小就要好,她就要回來了,你心裏很高興吧。”

崔景沉聞言,連忙應道:“皇姐能夠平安歸來,兒臣自然高興。父皇向來珍視皇姐,心裏也一定歡喜。”

聽了這話,皇上的目光才緩緩的從畫上移開。

“朕知道,就為著當年和親北淵的事,你心裏怨朕,寧安也是。”

崔景沉無言,畢竟有些情緒,越是掩飾,就越是欲蓋彌彰。

“當年,朕之所以答應北淵和親的請求,的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皇上說,口氣平和中,透著些許凝重,“寧安是朕的長女,是朕最疼愛的女兒,朕怎麼舍得將她遠嫁敵國。但當時,二公主和三公主早夭,四公主和五公主尚年幼,都不足十歲,就隻有寧安正值嫁齡,朕也是無奈。”

無奈。

崔景沉還是第一次從他父皇口中聽到這個詞兒。

誰說成為一國之君,坐擁天下,就是天底下最逍遙快活的事。

殊不知,高處不勝寒。

即便為君王,也有太多無可奈何的時候。

此刻,崔景沉忽然覺得,他眼前的父皇,更像一個父,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皇了。

“父皇,皇姐心中對您沒有怨。”崔景沉說,“皇姐性子剛烈,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脾氣,若是皇姐不願意的事,必定會寧死不從。而當年,皇姐是因為體諒父皇,理解父皇的難處,所以才選擇毅然下嫁的。”

聽了崔景沉的話,皇上心裏多少安慰些。

但越是安慰,便越是覺得對不住。

“寧安是個果毅的孩子,也是個深明大義的孩子。”皇上說。

崔景沉點頭,“兒臣敬重皇姐,其他兄弟姐妹想必也是一樣。”

皇上聞言,靜默了許久,才忍不住輕歎一聲,“是朕虧欠了她,是咱們大夏虧欠了她,等寧安回來,朕一定要好好補償她這些年在外所受的苦。”

崔景沉拱手躬身,“兒臣代皇姐,謝父皇恩典。”

皇上溫和的望了崔景沉一眼,“殿裏沒有外人,太子不必拘禮。”

崔景沉聽了這話,卻依舊保持著行禮的姿勢,“父皇,兒臣有個請求,忘父皇允準。”

“說。”

“據兒臣估算,若一路順利,再有月餘,護送皇姐的隊伍,就能到達京都,請父皇孕準兒臣,以太子的身份,出城迎接。”

“準。”皇上片刻都沒遲疑,當即就答應了,“不光太子你去,也一並帶上你那些兄弟姊妹。朕要給寧安朕能給她的所有尊榮。”

“若母後在天有靈,知道寧安皇姐平安還朝,心中必定安慰。”崔景沉說著,抬頭望向牆上昭惠皇後那幅畫像,長長的歎了口氣。

而崔景沉這話,又難免再一次勾起了皇上心底的惆悵。

“你母後的忌辰近了。”皇上望著牆上那幅畫說,口氣明顯比方才要沉重了幾分。

“母後離世,已經整整十年了。”

“是啊,已經十年了。”皇上說著,聲音竟泛著些許哽咽,“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朕明白,朕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