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同心同德(1 / 2)

["傅遙意識到,補身子就像澆花一樣,不能急。

要循序漸進,慢慢的調養滋潤。

就像澆花的水,若一次性澆的太足,不但不能養護花根,還會適得其反,使花根潰爛。

人的身體也是,倘若一下子補的太猛,對身子也無益處,反而還會傷了身子。

所以,給太子爺補養身子的事,切不能急。

不光要緩緩的來,還要考慮到季節和時令的問題。

傅遙思來想去,決定以三個月為一個周期,就像量體裁衣一樣,按著太子爺的喜好和身子狀況,結合時令和氣候,為太子爺擬定一個獨家的滋補方案。

在連著幾日,通宵達旦的忙碌之後,傅遙總算將這三個月要做的藥膳,寫了個大概。

而她接下來要做的,除了完善這些藥膳方子,就是試做。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好的藥膳方子是有了,一雙善於烹飪的巧手也有了,燒製藥膳的原料也不能含糊。

因為東西是要送給太子爺吃的,莫說食材,就連煲製藥膳的水,傅遙也是用的山泉水。

所以,在藥材的選用上,傅遙更是精益求精。

每一味藥材都會親自挑選,甚至還在屋後開辟了一方土地,自己親手種起了草藥。

為給太子爺補身子,也是盡心盡力。

盡管傅遙這陣子很忙,卻並非雙耳不聞窗外事。

寧安公主要再嫁的事,已經不覺間在權貴圈子裏和坊間傳開了。

大夏國民風開放,並不保守,夫妻和離婚,寡婦再嫁的事,也不鮮見。

但寧安公主並非一般的民婦,加之寧安公主的婚事,還關係到大夏與北淵兩國的和睦。

所以這兩日,寧安公主再嫁的事,已經成了整個京都城街頭巷尾,尋常百姓茶餘飯後的一大談資。

既然是閑話,能有幾句是中聽的?

所以近來,關於寧安公主再嫁的難聽話,傅遙這足不出戶的都聽到不少。

可以想像,傅遠每日聽到的更多。

但傅遠卻對眼前的局麵,表現的十分坦然,每天依舊笑嗬嗬的,好像一點都不為此煩惱。

傅遙曉得,她兄長與寧安公主都是性情堅毅之人。

她相信,無論前路有多難,這兩個人都不會退卻。

就算再高的坎,也能邁過去。

……

這日午後,傅遙正在小廚房,忙著煲製今日要送去給太子爺吃的藥膳。

這廂,她正坐在爐灶前的小凳上,對著爐膛內的火發呆,忽然聽見背後響起一陣腳步聲,是有人進了廚房。

傅遙一回身,見寧安公主正站在廚房門口,笑盈盈的望著她。

傅遙趕忙起身迎上前,“嫂子來了。”

一聽傅遙張口就喊她嫂子,寧安公主難掩歡喜,“好妹妹,嫂子這兩日心裏總惦記著你,今兒是特意來看看你的。這些日子,你為了藥膳的事,費心了。”

“嫂子知道,我本就喜歡研究草藥,也喜歡烹飪,興趣所在,我可是樂在其中呢。”

寧安公主望著傅遙,溫和的笑了笑,問:“妹妹今兒煲的是什麼湯?”

“是百合陳皮鯽魚湯。”傅遙答。

“百合和陳皮?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鯽魚還能與這兩樣東西一起熬燉。”

“不瞞嫂子,這些滋補的藥膳方子,都是我根據殿下的身子和時令,精心擬定的。眼下正值秋日,天幹物燥,湯中一味百合,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效。而另一味陳皮,則可理氣健脾,祛濕化痰。至於鯽魚,更是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