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好好“關照”(1 / 2)

["對於李丞相在密函中囑咐皇後去安排的事,丹秋心中頗為不解。

便忍不住進言說:“娘娘,奴婢愚鈍,覺得想要促成此事,並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娘娘的母家,可是咱們大夏國第一世家。珺晏公子又是這一輩最出色的少爺,丞相大人也一直都對公子寄予厚望。別說給公子當正妻,即便是要給公子挑選侍妾,也有的是名門望族家的千金,願意攀附娘娘母家這門親戚。就憑傅家那野丫頭,也有資格挑剔咱們珺晏少爺?”

雖然丹秋講的話很有道理。

但還是要就事論事,畢竟傅家與李家而言,是很特別的存在。

因此,在丹秋話畢之後,李皇後當即搖了搖頭,“此言差矣。”

丹秋不解,一臉詢問的望著李皇後。

李皇後回望丹秋,眸色淡淡,夾著幾分無奈,“當年傅家遭難,究竟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你我心裏都清楚,想必傅家兄妹也都不傻。對我李家,那兄妹倆即便沒有恨之入骨,也必定不願與我李家結姻親。

再有,前幾日的重陽賽馬大會上,傅氏兄妹出盡了風頭。誰不知,當日陛下駕臨行宮,那麼多人在外頭跪迎,除了寧安公主以外,陛下誰都沒理會,卻偏偏與傅家那丫頭說了好一會兒的話。至於那傅家小子,也被陛下特意召見,陛下當著那麼多人的麵,拍著肩膀與他說笑,可見親近。

如今,那傅氏兄妹,可是陛下跟前的紅人,多少人想要巴結他一家,與他家結親。小人得誌,難免高傲起來。總要權衡利弊之後,才能決定與誰家結姻最有利。

你說,他兄妹二人,會挑與他們傅家曾有深仇大恨的本宮母家嗎?”

丹秋恍然,轉疑為憂,“可是娘娘,丞相大人交代給您的法子,實在太險了,隻怕是出力不討好。若中間稍有差池,恐怕還會引火燒身。娘娘您真要依著丞相大人的吩咐去辦?”

“本宮有得選擇嗎?”李皇後反問丹秋一句,其實也是在問她自己。

丹秋聞言,靜默無聲。

她心裏清楚,丞相大人的吩咐,與他們皇後而言,是比聖旨還具威懾力的東西,容不得皇後不從。

李皇後這邊也拚命的說服自己,這樣做沒錯,也絕不會有事。

“爹指的這步棋雖險,但勝算卻大。隻等把生米煮成熟飯,便不是我李家要求娶那傅家的丫頭,而是那傅家丫頭求著要嫁進我們李家了。否則,一個失去貞潔的女子,別說想入高門大戶,即便是要下嫁,各家為了臉麵,也是不敢收她的。”

“娘娘,那日在行宮的馬場上,奴婢見傅家那丫頭,是個驍勇且性情剛烈之人,娘娘就不怕事後,那丫頭惱羞成怒,去陛下跟前告發咱們,到時候……”

聞言,李皇後頗為肯定的搖了搖頭,“那傅家丫頭,瞧著是剛烈,但更是個伶俐之人。縱使她真的惱羞成怒,也總會掂量掂量去陛下跟前揭發咱們,她能占到什麼好處。

自個的名聲不要了?

傅氏一族的臉麵也不要了?

不過最要緊的,還是他兄長的臉麵。

本宮看的出,傅氏兄妹的感情很好,那傅家丫頭,即便不為自己和家族著想,也一定會為她兄長打算。若叫眾人知道,堂堂輔國公,當朝大駙馬竟然有個殘花敗柳的妹妹,這叫那姓傅的小子,日後怎麼在朝廷和宗室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