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主在傅遙身前站定,也不說話,就如上回初見時一般,用輕蔑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幾遍。
傅遙也不氣不惱,恭恭敬敬的給六公主和七公主一並道了安好。
對於傅遙的周到客氣,七公主顯然有些受寵若驚,正打算與傅遙回個禮。
誰知六公主卻一把將七公主拉開,口氣輕慢的說:“快離她遠著些,你難不成也想像你五姐那樣,不光自己受罰,還要連累自己的母妃?”
五公主受罰了?
這跟她有什麼關係?
難不成……
傅遙微怔,忽然想起重陽那日,眾人聚集在行宮外,恭迎聖駕的時候,五公主曾因嘲諷她是“罪臣之女”,惹怒了寧安公主。
寧安公主不僅當眾給了五公主難堪,還揚言要五公主之母張貴嬪,為自個女兒的失言付出代價。
傅遙原以為寧安公主隻是嚇嚇五公主而已,可聽六公主的話中之意,寧安公主似乎真的到皇上跟前告了五公主和張貴嬪一狀。
以至於五公主和張貴嬪娘倆,被皇上下令處罰。
傅遙曉得,寧安公主為人率直,向來是說到做到。
但同樣的,寧安公主也是個大氣且睿智的女子。
既然事發時,寧安公主已經當麵給過五公主教訓,事後應該不會再揪住不放,把事情做的這麼絕。
畢竟,與人為善的道理,大家都懂,尤其是在宮裏。
多一個敵人,就會多出十分甚至百分的危險。
寧安公主實在沒必要為自己拉這份仇恨。
傅遙認為,應該是有心之人,記下了寧安公主當日威嚇五公主的話。
事後便按著寧安公主的說法,到皇上跟前告發了五公主與張貴嬪。
最後再放出消息,將這告狀的事,盡數賴在了寧安公主身上。
如此,寧安公主不僅與五公主結仇,也與位分不低的張貴嬪之間生了嫌隙。
而此人居心叵測,為寧安公主拉來的仇恨,又何止是張貴嬪娘倆。
傅遙記得重陽那日,曾聽順王妃提起,張貴嬪是依附於李昭儀才能有如今的體麵。
俗話說的好,打狗也要看主人。
這樣看來,李昭儀眼下隻怕也恨上寧安公主了。
想到這兒,傅遙既憤恨又好奇,究竟是哪個心懷不軌的混帳東西,在背後謀算的這些。
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那麼多……這事,該不會還與李家人有關吧?
真說不定呢!
六公主似乎是對傅遙心存忌憚,斟酌著,並未說太多難聽的話挑釁,就拉著七公主離開了。
傅遙也稍稍鬆了口氣,她可不想與六公主發生正麵衝突。
畢竟身份擺在這兒,與六公主爭執,她一個臣女能占到什麼便宜?
大約是顧忌著六公主的意思,待六公主拉著七公主走後,先前還圍繞在傅遙身邊的貴女們,便作鳥獸散,就隻剩傅遙孤零零的一個。
傅遙也不覺得尷尬,可知要應付一個伶俐的女子難,要應付一群伶俐的女子簡直就如夢魘。
不被那些貴女們糾纏,傅遙反倒樂得清閑,便自顧自的站在花前,認真賞看起來。
眼看受邀前來遊園賞花的貴女們,已經陸續到齊,可這場賞花大會的舉辦者皇後娘娘卻遲遲未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