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可靠消息稱,皇上之所以突然解了李元徽的禁足。
並不是因為新歲降至,借著年下的喜氣,才赦免了這老匹夫。
而是因為敬王上表,言辭懇切的替李元徽求情的緣故。
誰人不知,皇上向來敬重敬王這個皇叔。
隻要是敬王說的話,皇上就沒有不聽不信的。
所以,皇上聽從敬王的話,寬恕李元徽,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奇怪的是,敬王怎麼會突然出麵,幫李元徽求情呢?
要知道,敬王如今已年過七旬,不問政事已經很多年了。
可眼下,敬王竟忽然跳出來,幫著李元徽說情,這實在令人詫異。
不論旁人心裏怎麼想,傅遙就是有種預感,總覺得最近會有什麼大事發生。
而除了李元徽重新得勢這件事以外,聽說雍王世子也安然到達了京都城。
傅遙記得,早在天熱的時候,就聽說皇上下旨,命人將雍王世子從濘州封底借來京都。
這事一開始還很順利,誰知雍王世子卻中途病在了延州,還一病就病了好幾個月。
不過好在人已經接到了京都,甭管這位世子身患什麼疑難雜症,京都城裏有的是好醫好藥。
雍王世子盡可放心的將養身子。
可身子上的病痛能醫好,心裏的不痛快就難以紓解了。
傅遙清楚,皇上突然接雍王世子來京都,可不是為叔侄敘舊,閑話家常的。
而是因為雍王世子已經年滿十五,到了可以承襲雍王爵位的年紀了。
兒子承襲父親的爵位,本是順理成章的事。
依照大夏國的傳統和祖製,隻需皇上頒道聖旨昭告天下,世子如今成了王爺就好。
但眼下,皇上卻興師動眾的將雍王世子接來京都城。
不明真相的人,大約會認為,皇上如此安排,是因為當叔叔的看重雍王世子這個侄兒。
但明眼人都清楚,皇上是忌憚雍王的舊勢。
怕雍王的餘部,會借世子承襲雍王爵位之機作亂,割據一方。
而皇上會有次此顧慮,也不是沒理由。
畢竟,雍王曾是廢太子,又是正統嫡出,最最重要的是,雍王在被廢以前極受擁戴。
縱使眼下,皇上已經登機稱帝多年,但朝中宗室中,還是有許多頗具聲望的老人認為,他這皇帝當的僥幸,雍王才該是名正言順的天子。
皇上心中怎麼能不恨,不忌憚?
如今雍王雖已亡故,卻留了個兒子。
在傅遙看來,雍王世子身為廢太子之子,身份的尷尬程度與四皇子不相上下。
不過四皇子到底是皇上的親兒子,虎毒不食子,而雍王世子就不同了。
如今的雍王世子,就好比紮在皇上心頭的一根刺,若哪日皇上經不住這種疼,沒準就把他給拔了。
想到這兒,傅遙還是頗為同情這位千裏來送死的雍王世子的。
而雍王一家的遭遇,也叫傅遙不得不聯想到崔景沉的處境。
盡管雍王當年被廢之後,沒有死在手足兄弟的刀下,之後也得了親王之位,分封一方。
但還是落的個英年早逝的慘淡結局。
如今,雍王的獨子也身陷險境,朝不保夕。
想必雍王的在天之靈,也不得安寧。
這便是手足間為爭權奪利,而造就的慘劇。
如今,太子爺和順王、溫王幾個兄弟,表麵上看起來很是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