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莊子上還真有一間私家的小廚房,傅遙立馬與吳氏說:“那勞煩葛夫人帶路了。”
“豈敢豈敢,姑娘隨奴婢來吧。”那吳氏說著,趕忙走在頭裏引路。
就如吳氏所言,這間私家小廚房是蓋的不大,也挺簡陋的,但好在灶具齊全。
最重要的是,這間小廚房被吳氏拾掇的很幹淨利索,可見吳氏是個很懂得持家的婦人。
傅遙並非什麼廚藝高超的大師傅,從前在永安坊的時候,都是幫著做大鍋菜的。
也就是回到京都城以後,自個才慢慢琢磨著,使得這燒飯的手藝精進了幾分。
自然,前段日子為太子爺料理藥膳的經驗,叫傅遙受益良多。
隻可惜自從入夏以來,因為天氣燥熱,傅遙便為太子爺停了藥膳。
省得補急了補過了,反而對身子不好。
傅遙雖然對廚藝並不算精通,但尋常的煎炒烹茶絕不在話下。
至於刀功,傅遙也還是頗為自信的。
趁著吳氏幫忙點爐火的工夫,傅遙三下五除二就將要下鍋的食材全都準備好了。
吳氏從旁瞧著,眼都看直了。
心想,他們遙姑娘簡直就是燒飯的行家,無論刀功還是幹活的麻利程度,比他們這兒哪個廚娘都不差。
千金大小姐不是都該十指不沾陽春水,嬌滴滴的嗎?
可她今兒先是瞧見忠勇侯府的千金爬樹,這會兒又見他們國公府的千金下廚。
難道將門出來的千金,都與旁人家的不一樣?
這也不盡然。
但吳氏心裏清楚,他們府上的遙姑娘是有些與眾不同。
他們遙姑娘是在邊關受過苦的人,自然比那些打小嬌養在深閨裏的姑娘們懂的多。
吳氏曾聽人講過,發遣就是條有去無回的路。
許多罪奴在尚未到達發遣地的路上,就死於非命。
要說能死在路上也是種解脫,畢竟到了發遣地的日子更難熬。
成日裏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常常挨打受辱。
那日子簡直是過的畜生不如。
所以說,能活著從發遣地回來的,都不是一般人。
他們遙姑娘就不是一般人。
幽州多遠多冷啊,吳氏都不敢想,他們遙姑娘這些年漂泊在外究竟受了多少苦。
人先是遭逢家破人亡,後又經曆了長達五年的顛沛流離。
也難為他們遙姑娘如今還能安之若素。
這胸懷,這氣概,哪是尋常姑娘能比。
真是比個爺們兒都不差。
否則,他們姑娘也不會入了皇上的臉,被選做太子妃了。
想到這兒,吳氏不免對傅遙心生敬意,同時也生出幾分憐惜來。
傅遙見吳氏一直在一旁盯著她瞧,雖然知道吳氏對她並無惡意,卻難免覺得有些不自在。
於是便叫吳氏不必理會這邊,隻管忙自個的去。
而吳氏卻不肯走,隻道要留下來給傅遙打下手。
傅遙幹活麻利,哪有什麼下手留給吳氏打,吳氏在這兒頂多能幫她往爐灶內填填柴火。
但傅遙卻沒執意攆人,因她知道吳氏是好意,唯恐她一個不小心弄傷了自己。
倘若由得吳氏守在這兒,吳氏便能心安,那就叫吳氏守著也無妨。
畢竟,本來就是她給人家添了麻煩,惹人家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