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 兵不血刃,隔岸觀火(1 / 2)

["在靜靜的凝望了傅遙一會兒之後,崔景沉才抽神出來,回答了傅遙之前的疑問:“就眼前的證據來看,這些證據無一例外,全部都指向了宜安殿。”

宜安殿?那不是……

淑妃?傅遙與崔景沉比了個口型。

崔景沉點頭,表示傅遙說對了。

傅遙見狀,呼了口氣,心裏也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傅遙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她沒有猜錯,這背後下毒手要將李昭儀置於死地的人,果然是淑妃沒錯。

而接下來的反應則是,淑妃看似老辣,實則做起事來也並不那麼周全。

在慎刑司的嚴密追查之下,不還是露出了馬腳。

可見那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並非胡說。

至於傅遙最後的反應,是有些憂慮的。

這當然不是為淑妃,而是為了蘇芩。

打個比方,萬一淑妃毒害李昭儀的事被旁人察覺,並毫不留情的揭發出來。

謀害宮嬪的罪名,縱使要不了淑妃的命,也會使得她被打入冷宮,永世不得翻身。

退一步說,即便皇上念及舊情,不忍對淑妃趕緊殺絕,李家人也必定不肯輕易放過淑妃。

憑李元徽的手段,到時候,淑妃的處境必定會比死更難受。

淑妃狠毒,無論得到怎樣的懲罰,都是理所應當,不值得可憐同情。

但淑妃的罪名一旦坐實,要倒台的不止淑妃,還有淑妃的母家,更有淑妃之子溫王。

傅遙一向不喜歡溫王,可眼下蘇芩是溫王的侍妾,還有著身孕。

覆巢之下無完卵,隻怕淑妃一倒,溫王也要跟著倒了,到時候蘇芩也難保。

一想到蘇芩剛過上安定平順的日子,或許就將迎來一場浩劫,傅遙便揪心的很。

可害人之人,就該遭報應,淑妃終究是躲不掉的。

至於那些會被淑妃連累的人,隻能說是命運不濟吧。

傅遙越想越覺得心裏有些亂,在慢慢捋清了思緒之後,傅遙才問崔景沉,“既然知道這案子是淑妃犯下的,為何不向皇上如實回稟?”

崔景沉答:“眼下手頭上能搜集到的證據,都是些佐證而已,並沒有能一舉坐實淑妃罪行的證據。縱使叫那下毒的宮女當麵指證淑妃,與淑妃對質,單憑一個小小宮女的證詞,可無法輕易撼動淑妃宮中沉浮二十餘年的根基。再有,淑妃一向會做人,連同父皇在內,後宮之中幾乎所有嬪妃都當淑妃是個品行端方,與世無爭的老好人,殊不知她的心計,與李元徽那隻老狐狸,簡直不相上下。”

太子爺竟然將淑妃與李元徽作比,看來在太子爺心中,是無比厭惡著淑妃的。

這一點倒是與寧安公主不謀而合。

傅遙雖然接觸淑妃不多,可單從蘇芩入溫王府一事看來,傅遙便知,淑妃並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傅遙尋思著,抬手哄孩子似的輕輕的拍了拍崔景沉的後背,“快消消氣,為淑妃生氣,不值得。”

崔景沉聞言,竟笑了,“傻瓜,就憑淑妃,還勾不起我心中的怒火。”

太子爺那聲傻瓜叫的親切自然,惹得傅遙心頭一陣蕩漾。